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45 条
-
油画家谈油画 写实未必就保守
-
作者:
杨红太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艺术素养
中国传统绘画
创作道路
道具
景物
皮肤
绘画形式
作品
服饰
-
描述:
油画家谈油画 写实未必就保守
-
油画家谈油画 采撷群芳蜜始成
-
作者:
李骏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艺术素养
中国传统绘画
创作道路
道具
景物
皮肤
绘画形式
作品
服饰
-
描述:
油画家谈油画 采撷群芳蜜始成
-
孙宗慰画展
-
作者:
徐悲鸿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蒙藏
敦煌
塔尔寺
服饰
油画
南京
冠履
-
描述:
孙宗慰在十年前,即露头角于南京。抗战之际,曾居敦煌年余,除临摹及研究六朝唐代壁画外,并写西北蒙藏哈萨人生活,以其宁郁严谨之笔,写彼伏游自得,载歌载舞之风俗,与其冠履襟佩、奇装服饰,带来画面上异方情调,其油画如藏女合舞,塔尔寺之集会,皆称佳构。前年游青城,得
-
写实未必就保守
-
作者:
杨红太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派别
西双版纳
寨子
体态美
傣族
环境美
心情
服饰
油画
水桶
-
描述:
最近去了一趟西双版纳,住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傣族寨子里,心情一直很激动,感到这里不仅环境美,人们的服饰、体态美,人们的心灵也美。每日傍晚,寨中女孩子们纷纷挑着细软的小扁担到井台来打水。不管是谁
-
四川彭州窑制瓷工艺初探
-
作者:
丁祖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瓷画
中国画
-
描述:
四川彭州窑制瓷工艺初探
-
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学术讨论会纪要
-
作者:
叶文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瓷画
中国画
-
描述:
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学术讨论会纪要
-
赣南黑耀瓷-兼谈宋元黑釉瓷中的几种茶具
-
作者:
薛翘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瓷画
中国画
-
描述:
赣南黑耀瓷-兼谈宋元黑釉瓷中的几种茶具
-
江西明代纪年墓出土的青花瓷器
-
作者:
杨后礼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铁斑
青花瓷器
底径
边饰
嘉靖
折枝
胎质
装饰
成化
-
描述:
明代江西制瓷业极为发达,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的中心。明王室的御器厂于洪武年间始设于景德镇,整个城乡窑场密布,这里一跃而成为国内瓷器生产的主要基地。明万历时王世懋在《二西委谭》中记载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景象时说:“万杵之声殷地,火
-
从明清两代瓷器造型谈起
-
作者:
杨永善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良传统
景德镇
新造型
工艺美术设计
陶瓷发展史
处理手法
相适应
装饰
成就
瓷器
-
描述:
明、清两代的瓷器生产,在全国是以景德镇为中心,其产品的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最具有代表性。可以说,明、清两代是景德镇瓷器的繁荣时期,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阶段。景德镇的瓷器在明、清两代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与继承了中国陶瓷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特别是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地吸取了各地制瓷技艺的成就,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瓷器的造型方面,明、清两代景德镇有显著的成就,设计制作出许多优秀的造型样式,积累了丰富多样的处理手法。大量的实物资料一直保存到今天,为我们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方便。从博物馆、资料室和书刊图录中,可以看到许多优秀之
-
雕塑瓷加彩装饰的特色
-
作者:
余雪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景德镇
艺术风格
表现形式
民族风格
装饰艺术
产生与发展
装饰题材
雕塑
粉彩
-
描述:
景德镇瓷雕加彩,是“景瓷”优秀传统的装饰技法之一,富有民族风格,它是景瓷彩绘百花苑中的一朵争奇斗艳的瑰丽之花! 远在隋代,景德镇就出现塑品,到元明期间,塑品上有了加彩粗糙之纹饰。至清代,由于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