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饮食器】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日本美浓地区的陶瓷装饰技术
-
作者:
姜志有
来源:
瓷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花法
彩烧
饮食器
釉上彩
日用陶瓷
喷彩
釉中彩
美浓
釉烧
-
描述:
四、釉中彩施釉后在生釉上彩绘,在釉烧窑中和釉同时烧成的加彩方法,是自1945年开始利用于内销饮食器等的普通技法。当时这被称为釉上彩。最初釉上彩以手绘、喷彩为主,不搞贴花加彩。到了1965年,如上所述,研制了丝网贴花法,研究了颜料在烧成时也沉到釉中的方法。接着也试验了釉下铜版花纸。美浓现在二种都搞了。自1965年又在施釉烧成品上彩绘,以和本烧同样温度或接近温度,生产彩烧产品。
-
如何避免食具中的铅镉
-
作者:
暂无
来源:
监督与选择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购
铅
镉
表面装饰图案
陶瓷饮食器具
-
描述:
釉中、釉下彩陶瓷的铅、镉溶出量极少或几乎没有,可放心选购,而釉上彩产品则应按使用目的不同来选购。为降低铅含量影响,可采用以下方
-
清代饮食器具赏析
-
作者:
李锦营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途
清代
饮食器
-
描述: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得以全面发展。清代是陶瓷大发展时期。发展不仅体现在像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种的创造中,更体现了制作工艺的完善。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保守的。其金银器的制作一改唐宋以来的丰满富丽,生机勃勃,清秀典雅的风格,越来越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越来越浓。清朝社会经济日益繁荣,国势逐渐强大,制瓷业也得以高度发展,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为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顶峰时期。
-
有关陶瓷概念、分类与名称的若干浅见
-
作者:
吴嘉兆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普通陶瓷
景德镇
现代陶瓷
器具
无机非金属材料
发展史
胎体
饮食器皿
中国瓷器
-
描述:
汉语中的“陶瓷”是在现代才出现的合成名词,由“陶”与“瓷’联合构成。由于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陶瓷的不断涌现,陶瓷的含义,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陶器与瓷器的范围,而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的总称,与它对应的英语词是ceramics。ceramics来源于希腊语keramos,意义是“烧成的材料”。由于陶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烧成的材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