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雷】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花为谁嫣然
-
作者:
李梅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想象
永宁
景致
西塘
民居
绿色
江南水乡
哈姆雷特
流水
-
描述:
除夕晚上,给姐姐打电话,告诉她我们正在西塘。那里的景色怎么样?啊,漂亮极了,典型的江南水乡。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真的像诗里画中一样呀。我们拍了许多照片,准备给皮特看。回来,把这一路水乡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的照片发给了皮特。姐姐说皮特看了非常高兴,说也要到那里去,拍那些绿色的流水、民居倒影和石头桥。我对姐姐说,中国江南水乡的景致,在西方人皮特眼里与咱们的眼里的意境恐怕是不一样的。没有中国古典文化背景的皮特,只是看到了那些绿色的流水,那些别致的民居和一座座玲珑的石桥。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我们感觉到的又是什么呢?往日古典诗词给我们的素养,全都像沉沙一样一层层地沉淀在我们情感的容器里,它们静闭内敛,不事张扬。一旦真实地面对着吟咏过无数遍的“小桥流水人家”,那些美轮美奂的景致,用一双纤纤细手,只在容器里轻轻一搅,一切的沉淀物都鲜活地张扬浮动起来,变成春天轻盈飞飘的柳絮。我们矜持的情感,如沐浴了一夜春风的梨花,在瞬间就千树万树地盛开了。读过了那么多的诗词歌赋,蕴藉着无数花蕾,似乎就是等待着这一时机,就是为着这一刻的绽放嫣然。走进周庄,第一眼看到的,是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富安桥。它的对面,就是由于陈逸飞而闻名中外的...
-
克雷库“社会主义”初探
-
作者:
周太山
来源:
求实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失败原因
选择缘由
克雷库“社会主义”
-
描述:
克雷库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缘由有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重建诉求,激进青年知识分子的有力推动等。经济形势日趋恶化和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以及执政期间所奉行的政策严重脱离贝宁国情,是克雷库“社会主义”失败
-
高宝诠释世家风范
-
作者:
赵晨光
来源:
印刷经理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雷德
股份公司
创始人
会议室
诠释
高宝中国公司
世家风范
-
描述:
——弗雷德里希·科尼希先生和安德里亚斯·鲍尔先生的画像;另外一幅则是科尼希&鲍尔股份公司,那是科尼希先生和鲍尔先生在德国维尔茨堡一个世俗化的
-
瓦茨拉夫·齐格勒和马利安·卡雷尔的玻璃雕塑
-
作者:
伊日·谢特里克
彭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利安·卡雷尔
20世纪
艺术家
玻璃雕塑
瓦茨拉夫·齐格勒
传统风格
艺术创作
建筑领域
-
描述:
瓦茨拉夫·齐格勒和马利安·卡雷尔的玻璃雕塑
-
和康斯特布尔漫步英伦乡下
-
作者:
寒潭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雷诺兹
自画像
维多利亚
布尔
作品
英格兰
肖像画
英国历史
油画
-
描述:
John Constable(1776-1857),国内译作康斯特布尔,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风景画家,被大导演彼得·格林纳威称为英国历史上三位仅有的“一流画家”中的一个(另两位是特纳与巴贡——是,没有劳伦斯或雷诺兹)。[第一段]
-
布雷与扫雷直升机
-
作者:
豫章
来源:
直升机技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设
扫雷舰艇
拖曳
接触扫雷具
安全装置
反坦克地雷
美国海军陆战队
飞机布雷
直升机扫雷
水雷
-
描述:
-8直升机可安装布放200枚反坦克地雷的布雷器,在阿富汗战场上,前苏军直升机布雷飞行约占任务总飞行小时或架次的2%。直升机扫雷,特别是海上扫雷,具有扫排雷高、安全性好的特点。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
-
东行漫记
-
作者:
詹幼鹏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江南
西湖
导游
二十四桥
雷峰塔
虎丘
创作
秦淮河
扬州
-
描述:
杭城苏堤行一路上车轮滚滚,风雨兼程。尽管窗外是冬季的寒风挟着霏霏细雨,铺天盖地,一片迷茫,但一种对前程的向往,却使车内依然是一片欢声笑语。我们的车子驶过瓷都景德镇,又和我们曾经游览过的黄山擦肩而过,然后横穿有“中国第一镇”之称的三阳镇,终于在当晚九时许,来到了这次旅行的第一个驿站杭州市。
-
张雷震油画作品赏析
-
作者:
张雷震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专业
艺术总监
作品赏析
油画展
张雷震
油画作品
新疆
艺术考级
艺术学校
研修班
-
描述:
~~
-
张雷震油画作品赏析
-
作者:
张雷震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专业
艺术总监
作品赏析
油画展
张雷震
油画作品
艺术考级
艺术学校
-
描述:
~~
-
从木根雕刻到大型雕塑——访罗马尼亚雕塑家米尔恰·波尔·郭雷纽克
-
作者:
陈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马尼亚
雕塑作品
米尔恰·波尔·郭雷纽克
木根雕刻
雕塑家
驻华大使馆
艺术形式
-
描述:
2006年7月3日中午时分,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官邸热闹非凡,题为“终身奉献给艺术——从木根雕刻到大型雕塑1966 -2006”的雕塑家米尔恰·波尔·郭雷纽克(Mircea Paul Goreni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