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石齐画展亮相上海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大连万达集团   《雷峰塔》   上海美术馆   作品   《新白蛇传》  
描述: 由上海美术馆主办、大连万达集团承办的“墨彩华章——石齐画展”近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展出的作品是石齐从艺创作以来最为重要的77幅作品,如:《新白蛇传》《雷峰塔》《水乡印象》《自在林间》《阳朔》等。
江西景德镇学雷锋见行动送科普进社区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与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协   科普   山区   学雷锋   社区   景德镇市   副市长   江西  
描述: 4月19日,由江西省景德镇市科协主办、珠山区科协承办的以“科学,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学雷锋见行动送科普进社区”活动在珠山区梨树园社区举行。景德镇市副市长熊皓出席活动。
马奈的静物画艺术
作者: 唐珂   来源: 学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沙罗   库尔贝   光和色   雷诺阿   对景写生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莫奈   马奈   托马斯  
描述: 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 1832-1883)是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巴黎的大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起初马奈的家庭不支持他学习绘画艺术,而是希望他今后能够进入仕途或是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所以直到18岁马奈才开始接受系统的艺术学习,进入当时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库迟尔的画室学习。马奈在托马斯的画室学习长达6年,主要进行古典主义的绘画训练,练就了非常扎实的古典主义的绘画技
凝固的信仰:班迭斯雷寺装饰艺术解读
作者: 范竞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播   班迭斯雷寺   信仰   装饰艺术  
描述: 本文结合实地考察,通过对班迭斯寺装饰性浮雕、叙事性浮雕和圆雕的分析,说明建筑、雕刻、装饰艺术与宗教、统治者信仰之间的关系,了解柬埔寨吴哥时期的艺术和宗教,以及印度宗教的东渐对东南亚的影响。
上海文化新人金国明参展“第105届法国秋季艺术沙龙”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雷诺阿   尚杨   艺术沙龙   大皇宫   艺术评论家   马蒂斯   艺术个性   香榭丽舍大街   参展作品  
描述: 2012年10月24日傍晚,"第105届法国秋季艺术沙龙"隆重开幕,香榭丽舍大街大皇宫门口已人头攒动排队进场。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与艺术家聚集一堂,画展中的作品异彩纷呈,符合秋季艺术沙龙
景德镇科协学雷锋见行动送科普进社区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协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普讲座   学雷锋   梨树   科技咨询   江西省   主题   社区居民   景德镇市   行动   珠山  
描述: 日前,由江西省景德镇市科协主办、珠山区科协承办的以"科学,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学雷锋见行动送科普进社区"活动在珠山区梨树园社区举行。此次活动以科普讲座、科技咨询、健康义诊、展示
非花非鸟:浅议当代工笔花鸟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
作者: 陈燕秀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同化   工笔花鸟   形式语言   芥子园画谱   当今时代背景   艺术面貌   精细入微   艺术形式   绘画创作   艺术元素  
描述: 发展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令我们深思,如何更理性的面对这些问题,将工笔花鸟画创作提升到更高的阶段,是当下工笔花鸟画家要正视的问题。一、当代工笔花鸟图式雷同化和程序化当代工笔花鸟画和传统花鸟画从内容和形式上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在形式、语言、工具材质等方面的翻新,是使工笔花鸟画
分子诊断的新进展:基因因素导致的氯吡格雷抵抗探讨
作者: 吴洋   来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CS   PCI   氯吡格雷   CYP2C19   氯吡格雷抵抗  
描述: "(Individ-ualized therapies)。80年代初期,我国各院药剂科已意识到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希望以后将个体化用药与药学临床作为一个结合点,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本文主要探讨基因因素导致的氯吡格抵抗,并介绍分子诊断指导合理化用药的新型手段。
揭开“古典”的面纱: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雕塑、绘画展
作者: 齐方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满饰   饕餮纹   鼓腹   伯簋   垂珥   云雷纹   内底   兽目   喇叭状  
描述: 著名收藏家佩斯·西蒙先生私人收藏的近80件雕塑和绘画精品。其中,“古典与唯美”体现了西蒙先生追求崇高与精致的古典趣味的收藏偏好,展品使国内的艺术爱好者眼界大开,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古典艺术醇美之风
为自然生物塑造永恒的美丽:美国硬瓷雕塑家贝姆艺术成就评析
作者: 蒋潇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满饰   饕餮纹   鼓腹   伯簋   垂珥   云雷纹   内底   兽目   喇叭状  
描述: 爱德华·马歇尔·贝姆(Edward Marshall Boehm,1913-1969),是一位自学成才、以其鸟类和野生动物瓷像而闻名的美国雕塑家。其作品在全球130多个机构永久收藏。贝姆最初被国人知晓,缘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赠送给毛泽东主席一件珍贵国礼“和平之鸟”(又称瓷塑《天鹅》,图一)。 以往中国学者对贝姆关注不多,但在美国,对贝姆瓷塑艺术的关注、研究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在中国内地,贝姆的作品主要在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囿于展出机会有限,以及有关贝姆研究的出版物鲜见,人们难得有机会领略贝姆瓷塑艺术的风采,并深入了解这位雕塑大师。笔者由于工作的机缘,曾多次接触贝姆的作品,并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倾倒。在此,不揣浅薄,与大家分享对贝姆艺术的研究心得,权当抛砖引玉吧。 艺术生涯——从孤儿院走出的艺术家 爱德华·马歇尔·贝姆,1913年出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出生前,父母就分开了。7岁时母亲去世,因没有近亲照顾,他被送到麦克多诺学校——一所收容失去亲人的男孩子的孤儿院。贝姆被这里一个放养动物的农场所吸引。他常常穿过黑夜,去观察迁徙的天鹅在月光下喂养雏鸟、嬉戏玩乐。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