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绣出精彩 绣出人生
作者: 孙迎庆   来源: 半月选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鱼米乡   刺绣工艺   杨守玉   苏州刺绣   绣针   沈寿   虎丘   绣绷   雪宦绣谱   一朵花  
描述: 孙迎 庆马杰 在江南,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迎面而来的女子,是田野里插秧的农妇,还是绣绷前刺绣的绣娘?这一点是很容易区分的:端详她们的手,飞舞绣针的手指,柔柔细细,那种纤巧,只属于绣娘。 绣娘的手指,与心灵相连,能够把每一根若有若无的丝线,穿织成她心里想要的色彩和图案。理解了手指和心灵,就能理解绣品的意义。 绣娘也明白她的一双手,对于自己一生的重要。绣一只小猫,它那亮得要流出来的眼睛;绣一朵花,艳丽得花香快要溢出来了——所有这些,都不仅是绣娘指尖的记忆,也是她们的生活方式。 在古城苏州,有关刺绣的故事,源远流长。 很少有一座城市明显地把自己和女红联系在一起。在苏州民间,女子性情柔和,心灵手巧,擅长慢针细活。从明清起,刺绣已成为苏州姑娘的“必修课”,几乎出现“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的景象。苏州人在托媒择偶时,都要看对方姑娘的绣品,以此了解姑娘是否聪明灵巧。过去的苏绣以实用为主,苏州女子绣绣被面、枕套、手帕、荷包,一生的时光就在绣花中慢慢过去。 最早的刺绣,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苏州,就有在衣服上绣花的习俗,这应该是刺绣的萌芽。先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一粒针线的种子,在千百年后,绽放开绚丽无比的花朵。 到了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命令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绣万国于一锦,这一幅山水,是历史上第一幅最具规模的苏绣作品了。 1956年,虎丘塔中发现的4块宋代刺绣经帙足以证明,苏州刺绣品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期,就已广泛应用。宋代以后,随着江南经济的繁荣,绘画与刺绣互相影响,促使绣技与画艺竞相媲美。 明代宫廷在苏州设置染织局,下设绣作。在木渎、横塘、唯亭等地,有家家养蚕、户户织绣之说。一些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时光,陶冶性情,以国画为绣稿,精工细绣,不计工本,称为“闺阁绣”。 清代的苏州,更被时人称为“绣市”,绣庄、绣娘、绣品甲于天下,最盛时期,绣庄多达百余家,绣娘有数万人,并成立了“运华”、“锦文”等绣业工所。绣庄大多集中在阊门皋桥附近的东中市、西中市、汤家巷一带,几乎是左右毗连,对门就是。 摊开宋代刻制的《平江图》,滚绣坊、线绣坊、锦绣坊、绣衣坊,一个个“绣”字,韵味十足,赫然在目,一看便知这个城市由里而外的柔美。这些街巷名称,见证了苏州刺绣业的发展。 其中锦绣坊是苏州当时刺绣织锦业的集市地,而滚绣坊,据传是因为“滚针绣”的发明和使用而得名。今天的滚绣坊,隐藏在喧闹的乌鹊桥堍,周围依旧小桥流水人家。 这些景象和街巷的名称,见证了苏州的绣业。有的街巷虽在城市发展中已经消失,但作为曾有的历史,在苏州人的记忆中,依旧是那样富有诗意。 人们观赏今日的苏绣艺术时,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昔日,苏州曾经有过非常风光的绣祖庙。现代工业、手工业的发展有个规律,当某个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便会分别建立起相应的行业公所。苏州的刺绣同业者,就是在清道光年间建起了绣祖庙,成为郡人供奉绣祖之所。 苏州有两座绣祖庙。一座在醋库巷,建于乾隆年间,供奉的是明嘉靖年间吴人顾儒、顾名世兄弟。该绣祖庙有屋合十余间,法物十余件,佛像一尊,其实就是绣祖神像。另一座在孝义坊,庙内供奉的是刺绣祖师顾太。这两座绣祖庙均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说到苏绣艺术品,一定要说到苏州刺绣研究所。在这个坐落于环秀山庄的安静地方,每天,都有珍贵的苏绣艺术品源源流出,流进世界各地。它所包含的刺绣研究、制作、设计、装裱、染色以及情报资料等功能,使它成为了今天苏州最全面也是最权威的一家关于刺绣工艺的研究所。 苏绣博物馆,在景德路王鏊祠内,占地300平方米,分大门、仪门、飨堂三进。宽阔的大门里,悬挂着9只红底明黄字宫灯,每灯一字,写明馆名。展览内容分5个部分,共展出几百件珍贵展品,形象地展示着苏绣发展的历史。其中,必得一提的是针神沈寿。 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誉为“针神”的苏州女子沈寿,原来的名字叫雪芝。 光绪三十年十月,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清政府谕令各地进贡寿礼。雪芝的丈夫余觉得知消息后,听从友人们的建议,决定绣寿屏进献。他们从家藏古画中选出《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作为蓝本,很快勾勒绣稿,并请了几位刺绣能手一起赶制。雪芝在这些绣品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果然,进献后,慈禧见到《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以及另外三幅绣品,大加赞赏,称为绝世神品,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余觉夫妇。这以后,沈雪芝就成了“沈寿”。 1914年,张謇在江苏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授绣八年,勤诲无倦”。虽然有关她和张謇的故事,几度夕阳红,一舂杨柳青,但绣花针可以成为感情符号,也可以超越风花雪月,也是真的。(见本期真情感读《张謇与沈寿的旷世情谊》)。张謇为病中的沈寿整理了由她口述的《雪宦绣谱》,这本绣谱,凝结的是一代针神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 《雪宦绣谱》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共八章。从线与色的运用,刺绣的要点到艺人应有的品德修养,以至保健卫生,都有比较完整的阐述。对于十九世纪末的沈寿而言,中国的刺绣史,像是一本影集,每一页都有精彩,又像是一个慢慢成长的孩子,直到近代,才在江南长得冰雪美丽而风姿绰约,其中,离不开她沈寿的姿影。 沈寿接受了西方绘画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后,首创了仿真绣。二十世纪初,丹阳人杨守玉受了西方油画的启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发明了乱针绣。然后,杨守玉的学生任嘒娴把乱针绣带到苏州,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素描绣。 现在,苏州已号称拥有10余万名绣女,其中刺绣技艺出色的3万名绣女,集中在太湖之滨的苏州高新区镇湖、东诸、通安一带。绣女们称作刺绣,是“做生活”。确实,刺绣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的方式。 从历史的印痕看,苏绣从一开始就不是独白,而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使它节约了很多“在黑暗中摸索”的折腾,是大智慧。 当然首先是与生活对话,绘绣衣服,做实用品,美化生活,方便生活。接着是与宗教对话——这已有大量的刺绣出土文物可以验证。苏绣与政治的对话,在古代,杰出的例子也许就是清朝的沈寿了——统治阶级的偏好,会促使这种艺术迅速发展,这也是中外艺术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然而,以往苏绣最智慧最大量的对话,是与文人的精品画对话,苏绣从那里拿来了摹本,也拿来了审美的定位与眼光。由这种顺应,她提升了技术,也融化强化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很多比苏绣后出现的工艺美术样式,都短寿,唯独2000多岁的苏绣,还在与摄影对话,与旅游对话——借助这些现代式的对话,她保持了年轻。这也是苏绣的秘密。 摘自《姑苏晚报》 知识链接由本刊整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