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163 条
-
创造“活动的浮雕”:欧阳予倩戏曲导演的美学追求
-
作者:
华生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剧本
《红楼梦》
美学追求
发生与发展
戏曲导演
浮雕
现代戏曲
欧阳予倩
-
描述:
欧阳予倩是我国现代戏曲大师。他的京剧旦角表演,曾与梅兰芳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誉;他创作和改编了一批戏曲剧本,仅创作的《红楼梦》系列京剧剧本就有九种之多,他导演了一系列戏曲剧目,是我国杰出的现代戏曲导演之一。他以自己长期的戏曲导演实践和独树一帜的戏曲导演理论,对中国现代戏曲导演的发生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雕塑中的拉奥孔为什么不张口呼号”:浅谈舞台艺术形象的特殊造型
-
作者:
张红心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艺术形象
戏剧理论家
拉奥孔
启蒙运动
造型
温克尔曼
古代艺术
雕塑
-
描述:
一七六六年,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美学家和戏剧理论家莱辛向古代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发起了一张著名的论辨,讨论“雕塑中的拉奥孔为什么不张口呼号”。拉奥孔是希腊古代传说中特洛伊城日神庙的祭师,在希腊士兵用“木马计”偷袭特洛伊城时曾竭力阻止特洛伊人将木马移入城内,提醒人们谨防诡计,触怒了偏袒希腊人的海神波塞冬。
-
敬史君碑
-
作者:
赵海标
来源:
档案管理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造像
地下
乾隆
碑文
浮雕
公元
保护
长葛
雕刻艺术
河南省
-
描述:
,厚26公分。90公分长的碑额上,精工雕刻的是六条倒首的盘龙和壁龛式浮雕佛造像。碑额浮雕,是研究古代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正体碑身高160公分。碑文1265
-
世界雕塑全集 西方部分下 十九世纪末至今 修订本
-
作者:
郑觐编著
来源: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雕塑
-
描述:
世界雕塑全集 西方部分下 十九世纪末至今 修订本
-
西部草原之灵
-
作者:
郭国庆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太阳
帐房
雪山
艺术家
山地草原
雕塑家
耗牛
西部草原
生命力
-
描述:
作为一种追求,一种信仰和一种崇拜,你那高昂不屈的头颅,被雕塑家用心血镂刻在黄河之源。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跋涉和一种向往的启示,你那无畏、勇敢的精神,剽悍、顽强的个性和流溢着原始的野性,张扬着生命力度的桀骜之躯,被艺术家锻铸在长江的源
-
浅谈景德镇“何派“瓷雕艺术传人游长子
-
作者:
陈梦龙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艺术
景德镇
-
描述:
浅谈景德镇“何派“瓷雕艺术传人游长子
-
“波普”与环境——奥登伯格与他的妻子范·布鲁金
-
作者:
理查德·B·伍德沃德
苏燕生
宋元生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力
纽约
艺术家
工作室
环境
档案室
作品
奥登
妻子
雕塑
-
描述:
克拉斯·奥登伯格和库塞·范·布鲁金拥有“苏荷”大楼,在这座五层楼中,置有居住在纽约的一位艺术家、一位作家以及一个四口之家所能希望的一切。奥登伯格极富创造力,为了满足他的多方面需要。他们有雕塑、油画
-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二)
-
作者:
卢西·史密斯
沅柳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艺术活动
绘画史
战争年代
现代主义
贾科梅蒂
抽象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雕塑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描述:
战后:新传统与老传统 在现代主义绘画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明显的断裂。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使纽约取代巴黎成为艺术活动的新的中心。在雕塑上很难这样明确地肯定连续性的发展被中断了,也没有这种脱离欧洲的明显变化——尽管有这样的事实:由于冲突所带来的剥夺与干扰,战争年代在欧洲几乎没有产生重要的雕塑。
-
带羽翼的蛇:堂·博纳姆雕塑的现代神话
-
作者:
段炼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当
空中飞行
原型
结构形态
伊甸园
《圣经》
艺术创作
现代神话
作品
雕塑
-
描述:
我第一次看见博纳姆的雕塑作品,立刻就感受到一种撼人的鬼魅之气,在麦金托希画廊里,博纳姆的作品占了三个展厅,这些将人与机器合为一体的雕塑,全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结构形态:蛇。显然,《圣经》中关于伊甸园
-
1945年以来的西方雕塑(三)
-
作者:
卢西—史密斯
诸迪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派
意大利
艺术家
现代派
当代艺术
威尼斯
马里尼
雕塑家
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描述:
战后意大利的雕塑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意大利的当代艺术,尤其是雕塑,便得到人们的重新认识。在战后的意大利,那些在世界上颇具声望的雕塑家们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象征的,一类是抽象的。从总体来看,一般认为象征派更加具有意大利的“典型”气质。
<
1
2
3
...
5
6
7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