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 条
-
介绍美国著名雕塑家乔其·西格尔
-
作者:
陈创洛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巴黎
艺术活动
国际
世界文化
大道
展览
组织者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介绍美国著名雕塑家乔其·西格尔
-
无锡泥人
-
作者:
黎焕颐
来源:
诗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人
典型
入胜
无锡
雕塑
-
描述:
无锡泥人
-
新诗话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诗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干预生活
艺术家
诗话
爱情
题材
雕塑家
造型艺术
罗丹
高尔基
四项基本原则
-
描述:
赵冰轩: 大雕塑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 罗丹这段话是就造型艺术
-
怪石
-
作者:
程乐坤
来源:
诗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渗血
口角
静止
无声
雕塑
-
描述:
怪石
-
喜看油画结新蕾
-
作者:
冯法祀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专业
国画
展品
中央美术学院
广大群众
作品
版画
雕塑
油画
研究生
-
描述: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在京展出,赢得了美术专业者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展品共分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四个部分,现仅就油画部分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油画是外来的画种(据说最早的油画起源于中国
-
雕塑研究班的毕业创作
-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元帅
人民群众
毕业创作
硬质材料
真理
研究班
展览会
标题
作品
雕塑
-
描述:
这次雕塑研究班的毕业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大部分作品都来于生活,有感而发。其中突出的是严世俊的彭总形象,标题是《为了真理,为了人民》。他不是把彭总作为大元帅来歌颂的,也不是作为被诬陷冤屈
-
贵在真淳(刘焕章的雕塑艺术)
-
作者:
司徒兆光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三十年
六十年代
形成
新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
真淳
雕塑家
雕塑艺术
成长道路
-
描述:
美术学院雕塑系,是解放后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雕塑家,他的成长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和所有的同行一样,刘焕章也经历了许多痛苦的磨炼。刘焕章的雕刻技艺是在三十年艺术实践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六十年代的木雕《少女》已经形成了他的基本风格,但还略感拘谨,到了七十年代他已
-
看女雕塑家作品展有感
-
作者:
傅天仇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语言
新鲜空气
高原
中央美术学院
陈列馆
艺术品
雕塑家
作品
人民生活
-
描述:
十多位女雕刻家创造的艺术品,于1981年3月,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她们用形象记载着当代的历史。以雕塑的语言和观众亲切交谈。 《赛牦牛》——起伏跳动的曲线,把我们带到了接近
-
园林雕塑《对歌》
-
作者:
刘骥林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节日
交际舞
手电
苗族
清水江
西方国家
汉族
飞歌
园林雕塑
艺术修养
-
描述:
“游方”又叫“摇马郎”,是苗族青年社交聚会的一种活动,类似汉族及西方国家的“交际舞”。因为地区的不同,“游方”的形式极为繁多。我表现的是清水江一带苗族的“游方”活动。 每逢赶场天或是节日的晚上,男女青年就聚集在“游方场”(也有叫“马郎坡”的)上。场上人山人海,一片歌声,刺眼的手电光射来射去——人们在寻找自己的目标。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少男(或少女)聚在一起,放开嗓门唱“飞歌”。歌声自然就吸引来几个异性青年,和他(她)们对歌。对唱一阵,就坐下来谈笑,在交谈中,逐渐会发现对方有一个
-
速写探索
-
作者:
王克庆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感觉
神形兼备
兴趣
水墨画
人体速写
姐妹艺术
基本规律
速写
中国画
雕塑
-
描述:
水墨画能锻炼自己的艺术感觉和概括力。雕刻与绘画是一脉相通的姐妹艺术,都需要研究了造型的规律和神形兼备的问题。雕塑的形体、结构、空间、重量等,也是在人体速写中探讨的课题。造型的基本规律是圆中寓方,方中寓圆,
<
1
2
3
4
5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