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这群流浪汉的名字叫朋友
作者: 梁阁亭   来源: 人生与伴侣(上半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黑白照片   美国   汽车   流浪汉   托里   作品   朋友   雕塑   摄影师  
描述: 2011年2月,一组题名为"*"的人物照片出现在美国各大摄影网站上,在很短时间内点击量超过300万,引起很大轰动。这组黑白照片以美国街头流浪者为拍摄对象,那浓烈而强有力的人物特写让人产生震撼的视觉感受。通过每一张人物的面孔来揭示城市中的另一种生活表情。黝黑的面孔,深邃的眼神,血管暴起的双手,或微笑,或痛苦,或低沉,或发呆。看似波澜不惊,但却直击人的内心最深处。这
这一次你藏得好忧伤
作者: 茉莉   来源: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年人   影子   步行街   活体   女子   爱情   小时   油彩   动作   雕塑  
描述: 我蹲下身,心又开始疼,因为我不知道,这一段丢失的爱,如何找回。一我与水良,相识在五月。彼时我和前男友钟杨在步行街说分手,以为每个人手里都有着完全可以置对方于死地的工具。殊不知,这场分手只演成了泼妇吵架一样的你来我往。
在泰戈尔故居有所思
作者: 于坚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院   雕像   大理石   泰戈尔   风格   故居   印度   建筑   英式   雕塑  
描述: 泰戈爾故居在加爾各答老街上的一条小巷里。门口有他的大理石雕像,是西式的写实雕塑,与印度寺院里那些古代雕像的风格毫无共同之处。我一直想象他住在木楼里,他的诗给我木质的印象。可他的家却是两层楼的白色英式
肖鲁 打破传统艺术的“枪手”
作者: 董海旺   来源: 人物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器   生平事迹   中国   雕塑  
描述: 肖鲁早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9年2月,她携毕业作品《对话》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展厅中向自己的作品连开两枪,以“中国美术馆枪击事件”直接制造了上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在越界点上的谢幕。此后,在中英文小说《对话》、行为艺术《十五枪……从1989到2003》、《一个关于《对话》的对话》等创作中,“对话”主题重现又扩展,以有些峻厉的目光看自己和人,不再害怕自己和人。
未来人类的海底警世雕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与自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马来西亚   海底   保护自然   自然环境   艺术效果   雕像   大自然  
描述: 光线穿透墨西哥坎昆的加勒比海面,一群雕像无声地伫立在湛蓝的海底,不少作品已经爬满了珊瑚与水藻。这些海底雕塑取自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类,从3岁的儿童N85岁的尼姑,从会计师到演员无所不有。这些作品
泥土中的人文世界
作者: 和尘   童光   秋白   木林   卞志武   Eric   来源: 人与自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林   古格   人文脉络   泥土   安东尼   都城遗址   雕塑家   泥浆   火山泥   矿物质  
描述: 每一把泥土都是岁月的见证者,无论它见证的是高原王朝的兴衰,还是人文脉络的发展;每一把泥土都是一个旷世的传奇,无论是来自雕塑家的艺术创想,还是因其自身的魅力;看似平凡的泥土,在经历过千锤百炼、脱胎换骨
翰海二○一一年秋拍圆满落槌
作者: 邓达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翡翠   成交额   拍卖   成交价   中国书画   人民币   古籍善本   雕塑   油画   书画作品  
描述: 翰海二○一一年秋季拍卖会以于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结束,此次秋拍主要有"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油画、雕塑"几个主要板块,总成交额为二十一点二亿元人民币
乐晓菊
作者: 暂无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幅油画   乌克兰   硕士学位   毕业创作   建筑科学   美术学院   学士学位   雕塑   南京   艺术学院  
描述: 1979年出生于南京。江苏油画雕塑院职业画家。2002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乌克兰国立美术与建筑科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漫话沈阳故宫如意
作者: 王建芙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檀木   镶嵌   黄杨木   灵芝   沈阳故宫   寓意   造型   浮雕   珐琅   金银丝  
描述: 的"老头乐"。后来因为如意寓意吉祥,造型讨巧可爱,实用功能退化,逐渐向纯粹的陈设珍玩和礼赠饰物演化。如意造型的变化和发展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这个时期的如意,不仅在数量上大大超越前代,而且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有平浮雕、镂空等,且镶嵌金银丝、红绿宝石等,组成"松
巧工夺丽质 辽宁省博物馆明清玉器展赏析(下)
作者: 周晓晶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浅浮雕   古代玉器   带钩   造型   仿古   古代青铜器   佩饰   良渚文化   古玉  
描述: 若描若绘的玉图画玉图画,是指在玉器上雕琢绘画或书法作品作为图案装饰,这类玉器始见于宋代,盛行于清代,多以浅浮雕技法施于山子(图48)、插屏、笔筒、如意、扳指、鼻烟壶、佩饰、镶嵌饰等面积较大的玉器上。
< 1 2 3 ... 35 36 37 ... 240 241 2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