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北方城市中冰雪雕塑的互动性设计分析
作者: 赵灵芝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动性设计   冰雪雕塑  
描述:雪雕塑作为冰雪旅游业中重要的主体,已逐渐介入到城市生活的各个空间、广场、社区等环境中。城市中的冰雪雕塑以城市空间为核心展开,它的价值体现需要在与大众的对话、互动中实现。本文就试图研究讨论北方城市冰雪雕塑的“互动”问题,重点对其设计因素进行分析。
从多纳泰罗的前期雕塑作品看艺术的再现性
作者: 李梦瑶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现性   文艺复兴早期   多纳泰罗   雕刻艺术  
描述: 艺术的再现性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需要理性的表达。多纳泰罗(1386-1466)是15世纪早期意大利最伟大的雕塑家。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哥特式的风格,将古典的精神同写实的表达手法结合了起来。对古代希腊
张昶林式陶瓷雕塑
作者: 李子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雕刻技术   雕塑作品   陶瓷艺术  
描述: 脸,不同的脸,有微笑的脸,有恬静的脸,有慈祥的脸,有虎视丹丹的脸,有义愤填膺的脸……写意而夸张的面孔背后流淌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一种情怀和心境,这是笔者对张昶林人物陶瓷雕塑的第一观感.继而,脸便成了笔者读张昶林雕塑作品的一扇窗户.
中国学院派雕塑风向标: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
作者: 李子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雕刻技术   雕塑作品   陶瓷艺术  
描述: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已连续举办十届,十年磨一剑,具有里程碑意义。超过上千名青年雕塑家的参展,18所美术院校鼎力支持,众多评论家和雕塑家关注,"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成为推动青年雕塑发展最重
中国学院派雕塑风向标: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
作者: 李子子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中国   学院派   奖学金   雕塑家   风向标   雕塑艺术   社会责任感  
描述: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已连续举办十届,十年磨一剑,具有里程碑意义。超过上千名青年雕塑家的参展,18所美术院校鼎力支持,众多评论家和雕塑家关注,“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成为推动青年雕塑发展最重
潘康明雕塑:冰封住的情感
作者: 马莎   廖金林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雕塑家  
描述: 吴川民,是青年雕塑家潘康明的雅号。其中最为有趣就是“民”二字,此“民”非彼“刁民”,上天没有给潘康明“刁”的秉性,却给了他“”的生计之道。“民”是一种自谦的叫法,隐喻自己很平凡,与芸芸众生并无分别。与潘康明的相遇,是因一次关于道教主题的爱心公益创作活动,我们同乘一趟车。他的情绪看起
张昶林式陶瓷雕塑 “不戴别人的眼镜”
作者: 李子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大洋洲   Angel   艺术家   西班牙   再创造   雕塑   世界  
描述: 脸,不同的脸,有微笑的脸,有恬静的脸,有慈祥的脸,有虎视丹丹的脸,有义愤填膺的脸......写意而夸张的面孔背后流淌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一种情怀和心境,这是笔者对张昶林人物陶瓷雕塑的第一观感
塑于心,释于情
作者: 廖金林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艺术家   雕塑家  
描述: 以陶瓷为媒介,雕塑家可以做些什么?答案显然是五花八门的。因为经历不同,或者处境各异,我们甚至很难定义同一位艺术家在创作道路上又将有着怎样的风格变迁。或许也正源于这种多元且充满变化的不确定性,恰恰构成
艺术资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雕塑作品   艺术   资讯  
描述: 不可思议的生命力:游忠平陶瓷雕塑个展本次展览将展出游忠平近年创作的陶瓷雕塑作品逾40件,以2016至2017年的「重生系列」作品为主轴,分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爱情海」、「天地有情」、「超越蜕变
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 李钊   戴雨享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植物   墙壁   陶瓷雕塑   自然界   空间   优雅   工作室   三角形  
描述: 自身的意图等问题,已成为世界雕塑艺术史中永恒的课题。因为人类在复杂的思维和情感上具有超越时空、表象和自我的能力,是一个不断地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因此,其间产生的所有困惑、希冀、彷徨以及关于艺术与造
< 1 2 3 ... 173 174 175 ... 210 211 2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