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2127 条
-
凝固的张力——浅析雕塑艺术的审美时间
-
作者:
王丹阳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固
生存
审美时间
雕塑艺术
-
描述:
审美时间不同于物理时间,审美时间是艺术欣赏过程的审美瞬间或审美状态,更接近于一种心理时间,是“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是瞬间展现出的永恒。
-
浅谈雕塑造型对审美的培养
-
作者:
方澄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固
生存
审美时间
雕塑艺术
-
描述:
浅谈雕塑造型对审美的培养
-
敦煌乐舞与古希腊雕塑动态表现程式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呼宇
程海艳
苏金萍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表现程式
古希腊雕塑
比较研究
敦煌乐舞
-
描述:
中国敦煌和希腊分别位于遥远的东西方,尽管两者的艺术创作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上很难找到直接联系,但在探索人体动态程式方面都以“S”形的体态来彰显人体之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是多方面的:两者的产生都以宗教发展为背景、都在表现人们心目中的最美的神、都是艺术家找到并确认的最适合的人体动态的表现程式。虽然如此,两者在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处理以及表现手法上明显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两者的文化、艺术观念以及人体美观念的异质性决定的。
-
从河南独山玉雕刻看中西雕塑艺术对比
-
作者:
刘艳芳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中西方雕刻
发展方向
独山玉
-
描述:
玉雕是中国自古就有的雕刻技艺,每一个雕刻作品中都饱含了雕刻艺人的意志、信仰和诉求,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生活现状和审美。不同的地理、人文和宗教信仰,也造就了中西方雕刻上了巨大差异。独玉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中国特有的雕刻技艺在它身上得到了细致的呈现。
-
冰雕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
-
作者:
胡文平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特征
造型艺术
冰雕
-
描述:
冰雕塑作为北方地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每一件作品都被雕塑者赋予了不同的生命与含义,体现着冰雪雕塑者的个人意识与思想。因此,可以说冰雕所呈现出的造型特点,早已成为雕塑者思想、情感、韵律的重要传递载体。本文对冰雕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
从超写实木雕谈木雕艺术的别样魅力
-
作者:
柏洁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超写实
创新
-
描述:
木雕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雕塑形式,应用也相当广阔,随着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木雕艺术形式也趋于多样化,超写实木雕也就应运而生,探索超写实木雕艺术作品的魅力思考中国当代木雕艺术的发展,探讨木雕艺术的多样化和创新性。
-
架上雕塑的困境与当代转换
-
作者:
钱之英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架上艺术
转换
困境
架上雕塑
-
描述:
”等对立,但这里面并不能排除少量的重叠部分。艺术家兼批评家刘骁纯提道:“架上艺术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非架上艺术指装置、行为等艺术门类。两者之间只能大体区分而没有封闭的疆界。今天的架上是开放的架上。”[1]因此,对于架上艺术的探讨必须人为地有所限定,否则谈论架上艺术便失去了支撑。
-
城市雕塑在九江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
作者:
刘佳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江规划
城市雕塑
城雕主题
-
描述:
城市雕塑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迭而中断。九江市城市雕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与这座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身份相匹配。如何设计在视觉上能给人愉悦的城市雕塑,发挥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科学的规划城市雕塑设计,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
城市文化的视觉传达——论城市雕塑对城市文化的叙述
-
作者:
阎勇舟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传达
城市文化
城市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是城市生活人性化、人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特征与国际潮流的交流与融合的熔点。城市公共雕塑在视觉传达确认性和公共空间的创新性上能提升城市价值,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标识。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视觉传达,在城市运作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
城市环境雕塑设计方案《相约山水间》
-
作者:
王维群
么健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山水间
设计方案
-
描述:
城市环境雕塑设计方案《相约山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