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约克夏雕塑公园
作者: 曹恒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韵   音乐作品   岩石   芬兰人   灵魂   管风琴   教堂   雕塑家   公园   赫尔辛基  
描述: 约克夏雕塑公园
城市雕塑命名偶识
作者: 赵一鹤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   海子   雪山   九寨沟   冰川   冰瀑   海拔高   雕塑   瀑布   熊猫  
描述: 城市雕塑命名偶识
经济·文化·城市建筑环境工艺——从高层建筑、历史名城和城市雕塑谈起
作者: 陈为邦   来源: 城乡建设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艺术雕塑   环境艺术   城市建筑  
描述: 经济·文化·城市建筑环境工艺——从高层建筑、历史名城和城市雕塑谈起
《中国美术简史》教材章节划分刍议
作者: 罗猛省   来源: 东疆学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文人画家   院体画   师范美术   突出点   造形能力   中国美术史   绘画   章节   雕塑  
描述: 师范美术专科,受学制和《大纲》教学时数所限,只好将《中国美术史》加个“简”字,(以下称《简史》)规定在68课时内来完成它的教学任务。目前,我国各种版本的史论著作多达几十种(包括美术院校编写的部份教材),每种均有数十、数百万言,或者更多。因此,如何才能使《简史》教材的编写言简意赅,概括严谨,是搞好教学的关键之一。加上我们专业的学生,深知在短短的二年学习中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提高绘画造形能力,创作设计能力。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对《简史》课的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忽视。因此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加强《简史》教材编写的层次性、系统性;加强教学的专业性、简洁性,这是十分重要的。
真诚的援助——一位不愿露面的友好人士的馈赠
作者: 狄会忠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露面   多次访问   文化交流   中日友好   敦煌研究   中国   敦煌艺术   文化艺术   馈赠   雕塑  
描述: 一位日本著名的友好人七,他曾多次访问中国。他对中国的文化艺术非常爱好,长期以来致力于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他对敦煌艺术特别感兴趣,已六次访问敦煌。他感到敦煌艺术百看不厌,每次参观时一走进洞窟便精神焕发,兴致勃勃,古老的雕塑和壁画给他以高超的艺术享
响堂山驼山石窟造像风格的过渡特征(续)
作者: 张惠明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像雕塑   子华   秀骨清像   敦煌莫高窟   北齐至隋   北周   造像风格   墓室壁画   南北朝   石窟寺  
描述: (二)南北朝晚期至隋人物画的过渡风格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得力于绘画和雕塑形式的佛像;佛像雕塑、绘画发展也刺激了世俗人物画的发展。实际上,佛教与世俗的人物画及雕塑在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大体同步。因此,考察南北朝晚期至隋人物画风(包括佛教及世俗)的特点,也可以使
新浮雕型壁纸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艇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   塑料壁纸   生产线   门头沟区   辅助设备   联邦德国   浮雕   批量生产   压花   技术生产  
描述: 一种采用欧洲壁纸生产新技术生产的新浮雕型壁纸——复合九色深压花壁纸,最近在位于门头沟区的北京百花壁纸厂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去年,该厂从英国和联邦德国引进了我国唯一的一条最新复合九色印刷压花壁纸生产线和辅助设备。该厂生产的壁纸是由双层
为伟大的爱国者树碑——詹天佑纪念馆浮雕墙创作经过
作者: 刘骥林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詹天佑   京张线   画面   浮雕   花岗石   创作   纪念馆   铁路建设   爱国者   中国人民  
描述: 北京八达岭建立了一座詹天佑纪念馆,纪念中国近代科技界先驱、伟大的爱国者詹天佑。纪念馆内有一面长41.80公尺,高5.40公尺的巨大浮雕墙,设计及主持制作浮雕的任务由本文作者承担。作者在文中叙述了浮雕
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
作者: 徐丽华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望道   谓词性   喻体   形式表现   替代   隐喻   词语构成   雕塑家   本体   反语法  
描述: 本体的词语与它前后相连接的词语构成违反语法常规的、不和谐的矛盾组合的时候。例如艾青《给女雕塑家张得蒂》一诗:
淮河建设者雕塑群——为纪念治淮四十年而作
作者: 厉彦林   来源: 治淮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吞噬   建设者   淮河   钢铁   传说   雕塑   治淮   生长   四十年  
描述: 建设者这是一块生长神话与传说,噩耗与灾难的土地。河水象一条条长蛇,如一头头野兽,吞噬着良田,吞噬着淮河两岸人民的幸福与欢乐。一群钢铁的男子汉,披着太阳浴黄的风衣,用钢铁般的信念,撞响治理淮河的洪钟。密密的山丛中开放出磨菇般的帐篷,飘出
< 1 2 3 ... 14 15 16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