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国画之“线”到陶瓷人物雕塑的“以线造型”
作者: 李玲玲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博会   国际   艺术创意   雕塑展   会场   深圳  
描述: 潘天寿曾说"盖吾国绘画,以线为基础。"[1]中国画的"线"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底蕴,承载着雄浑博大的民族精神,构成了贯穿中国艺术几千年辉煌历史的主线。中国画"线"的多样形态、组织排列,能使情感流注
熔铸心灵化的人生惊奇感
作者: 王一川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提名   壁画   设计   南京地铁   港澳台   蒙古民族   助手   作品   雕塑   获奖  
描述: 由中国美术馆和中华艺文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铸时代篇章——青年雕塑家作品展",有助于增强青年雕塑家的自信心与创作热忱,激励他们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创造性潜能,向更高远的艺术高峰攀登。确实,这次入选的青年
开物成务——傅中望的“雕”与“塑”
作者: 胡莺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幼苗   大地艺术   代表人物   材料   帕特里克   创作   雕塑家   后现代主义  
描述: 傅中望是一位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中游刃有余的雕塑家。深谙传统文化的精义,同时能敏锐地捕捉到与之契合的接点,加之独特而智慧的转换方式,使傅中望的作品在中国当代雕塑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位置,其创作与经历
纽约呈现路易丝·布尔乔亚个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纽约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复杂性   雕塑家  
描述: 日前,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著名雕塑家、画家路易丝·布尔乔亚以“路易丝·布尔乔亚:一幅展开的画像”为名的重要回顾展。除了壮丽和宏伟,布尔乔亚的蜘蛛展示了对女性复杂性的一种特殊理解。力量、恐惧、焦虑和骄傲汇聚成艺术家漫长实践的有力象征。
论木雕直构法及其美学特征
作者: 徐光福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雕塑作品   视觉冲击力   工作室   中央美术学院   刘永刚  
描述: 长期以来,"木雕直构法"作为木雕中常见的一种技法,多数时候仅处于技法应用层面上,至今甚少被雕塑家或者相关学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这对于其传承和发展而言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在木雕技法领域中,木雕直构法
漆的隐喻与其作为当代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作者: 沈也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雕塑作品   视觉冲击力   工作室   中央美术学院   刘永刚  
描述: 以另一种身份、另一种角色重新焕发光芒。正因为中国的天然大漆是一种极具东方特色的天然材料,同时漆艺又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因此,漆媒材和漆工艺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于雕塑、装置等不同形式的艺术类型中均有得到延展。众多艺术家尝试以漆材质的物理特性及漆工艺技法
汉代陵墓石雕造型观研究
作者: 张海童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雕塑作品   视觉冲击力   工作室   中央美术学院   刘永刚  
描述: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帝王们多在陵墓前放置雕塑以护卫地下亡灵。据传秦始皇曾铸造了12个高五丈的金人立在殿前,陵墓前也有仪卫性石雕。《封氏见闻》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寝,有石麒麟、石辟邪、石兕、石马
从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探讨青年艺术的新趋势
作者: 王蕾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青年艺术家   曾竹韶   开幕式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奖学金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在语言、材料、形态等方面有了更多元的突破;第三、绘画、雕塑、综合材料、插画连环画等不同板块都有向观念转型的典型作品,可管窥青年艺术对艺术观念性的探索.
白铜雕塑《和梦同圆》的铸造与制作
作者: 胡春良   来源: 铸造工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整   白铜雕塑   模型   表面处理   3D打印  
描述: 《和梦同圆》白铜雕塑的制作工序较多,有9道大工序、16道小工序,包括泥塑、3D打印、制蜡膜、铸造、打磨、抛光、着色、贴金及保护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严格执行了相应的技术规范,从而确保铸造制作出了精致的白铜雕塑
雕塑与十字架:西方当代多维空间视域中的受难图像
作者: 陈超   来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符号   十字架   精神图式   世俗化   雕塑  
描述: 十字架与雕塑相结合,从平面转向立体,生成物态化的、具有实体空间的图像,衍生出新的意涵。文章以西方当代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等多维空间艺术形态对十字架的表现为例,从十字架被"挪用与解构""整合与重构"及"游戏化与世俗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释,以揭示这一受难图像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呈现出的时代内涵和艺术特征。
< 1 2 3 ... 110 111 112 ... 125 126 1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