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公共雕塑发展历程的里程碑探析——谈1993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的意义
作者: 李鑫鑫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与技法   1993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   公共雕塑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实现了物质生活的富足之后,对自身所处的城市空间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公共雕塑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1993年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
雕塑的重力感与平衡感再认识
作者: 蓝之锋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衡感   物理   知觉   重力感   雕塑  
描述:雕塑创作中,各种重力分布的状态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种不同感受源于作品的图像与观者的知觉,在创作中克服重力的限制不断地尝试营造新的视觉图像去顺应知觉或反知觉,这种克服重力而创造的图像承载
浅谈环境雕塑的空间营造
作者: 王 珂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空间营造   空间关系  
描述: 环境雕塑已是当下雕塑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公众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环境雕塑空间营造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环境雕塑空间以及环境雕塑空间关系可以对环境雕塑空间营造的问题进行研究。不过,商业空间、文化空间和休闲空间中的环境空间营造是不同的。
艺术融入大众生活 ——聚焦“塑·象”雕塑作品邀请展
作者: 孙月锋刘方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生活   聚焦   中国传统文化   雕塑作品   艺术   经济社会发展   展览时间   雕塑家  
描述: 的17位雕塑家均是河南省雕塑界的佼佼者,他们运用具象、意象、抽象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当代雕塑家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艺术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歌颂,用雕塑家的视角展现祖国的自然美、生活美和人文美,映衬现实的幸福生活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浅析布德尔之雕塑教学
作者: 孙月锋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造   侧面   雕塑教学   真实性   体积   布局   布德尔  
描述: 布德尔不仅在雕塑艺术创作上成就斐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雕塑教育家,贾科梅蒂、穆希娜等世界级的雕塑大师都曾受教于他,他有着自己完整的教学理念和对艺术独特的认知。艺术的真实性、构造与布局、侧面与体积这三个角度可以体现出布德尔的艺术理念和雕塑教学理论。
野口勇雕塑景观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启发
作者: 刘彬彬   于博菲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启发   雕塑   景观   野口勇  
描述: 野口勇是一个跨越国界的艺术家,一生中他完成了一系列景观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日本传统造园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高度结合。我国在经历了古典园林的艺术高峰之后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而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在近年来现代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亦步亦趋、附庸风雅。野口勇在艺术上的不凡成就与中国当代园林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并列而谈,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对中国现代园林艺术乃至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选择了敦煌,他甘愿选择平淡——记敦煌研究院首位摄影师李贞伯先生
作者: 张自智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莫高窟的一幅隋唐壁画或一尊雕塑一样,发现太多的精彩原来掩埋在厚厚的历史尘沙之中……我们被老先生显赫的出身、非凡的人生经历、执着的精神震撼了、感动了!他是中国佛学大师李证刚的儿子;他曾是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执教中央美院;他与大画家徐悲鸿亦师亦友,曾一块办画
翻转课堂在雕塑教改中的实践
作者: 玉林   孟额尔敦   来源: 丝路视野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   雕塑  
描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翻转课堂"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是一种教学理念的革命性变革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引进这种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如何应用和落实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探索,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专家和机构对"翻转课堂"的尝试与探索.
浅析环境雕塑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作者: 王瑞   玉林   来源: 丝路视野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教学改革  
描述: 环境雕塑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生活环境于一体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综合性学科,是雕塑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专业创作课,强调雕塑和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共发展创造符合人性的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
再生木材在现代创作的社会意义与应用案例
作者: 曾嘉辉   来源: 丝路视野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利用   材料   雕塑创作   再生木材  
描述: 本论文是一篇以探索材料——再生木材在现代雕塑创作中的角色与意义的专题型论文.对"再生木材"的来源及在现代雕塑创作中的使用背景与文化寓意进行探讨,再结合国内外对再生木材雕塑创作案例分析.印证出再生木材作为新型雕塑材料具有一定可塑性与多变性,进一步丰富了木雕艺术的雕塑语言.
< 1 2 3 ... 104 105 106 ... 125 126 1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