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三峡是一尊雕塑
作者: 戴箕忠   来源: 中国三峡建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峡   长江   雕塑作品   大峡谷  
描述: 三峡是一尊雕塑
二三十年代的油画教育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作者: 陈瑞林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学术刊物   国内   出版发行   编辑出版   美术学院   南开大学   学术性   清华大学   雕塑  
描述: 二三十年代的油画教育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凌飞的“梯子”
作者: 凌飞   罗布   来源: 中国摄影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GDP   两位数   中国   梯子   爬梯   雕塑  
描述: 凌飞的“梯子”
关于雕塑系的材料教学
作者: 陈云岗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材料   艺术品   雕塑  
描述: 雕塑本身就是材料的艺术,泥,铜,钢铁,石头,木头,陶瓷,金银牙竹等等,自古皆然,但是,千百年来,它们也仅仅是作为“材料”而已)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由各种材料“集合”成的非艺术品中,也同样隐含着技术之美,材质之美,这是人们以往所忽视的领域。
王府井步行街:中国转型时代的文化图像
作者: 张法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府井步行街   休闲   图像   建筑   雕塑  
描述: 王府井步行街的三个方面:街两边的建筑风貌,街上的雕塑内蕴,街中的休闲情味,反映出王府井步行街的文化新质,它以一种视觉文化的方式象征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变化,并且是这一文化变化的图像体现。
坦坦荡荡做“人”,认认真真造“假”——记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院长邹人倜
作者: 叮当   来源: 西部大开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院   台湾   超人   世界一流   《联合报》   艺术家   西安   “人”   雕塑   院长  
描述: 超级写实主义雕塑源于海外,西安超人用了十年时间将其移植于国内,并获得国内文博界与雕塑界的认可。西安超人准备再用五年时间在古城西安建立一座独具特色的“名人民俗硅像馆”,将这门文化艺术产业发扬光大。——邹人倜
浅析早期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风格及其特征
作者: 白日·洛桑扎西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传佛教   风格   雕塑艺术  
描述: 文章对早期流传于藏区的主要外来佛教造像艺术的风格特征进行了简要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早期藏式佛教雕塑风格的形成原因及造像样式特征。
弄堂
作者: 程乃珊   来源: 食品与生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砖石   上海   入口   石库门   中国   平面设计   浮雕   西洋   传统文化  
描述: ,就是上海人俗称的弄堂口。门洞的上方,配着一片圆满华美的西洋图案浮雕,用中国正楷刻着弄堂名字。中国楷书与西洋浮雕,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似应配以龙凤如意更和谐,否则,总觉有点洋不洋、腔不腔。偏偏上海弄堂
三星堆青铜人像雕塑艺术研究
作者: 范小平   来源: 史前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人   铜饰件   三星堆文化   铜立人像   号商   三星堆遗址   群体组合   雕塑艺术   青铜文化   兽面  
描述: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了公元前13~11世纪的913件青铜器,包括111件人像(包括人面具、兽面具、人头像、大小全身人像)艺术品和802件礼器、乐器、兵器、铜树及一批青铜饰件,以整体数量的分群体组合(人像类,礼器类)产生了一种特有的爆发力。其中人像类艺术品占整个青铜器的12.7%。本文仅对其中的属于全身造型的青铜人像艺术进行研究。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共计出土了大小青铜全身人像19件。其中立人像4件,大立人像(K2②:149,150)、小立人像(K②3:292—2)、兽冠人像(K2③:264)、站立于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石刻作品及相关问题
作者: 王方   来源: 史前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蟠虺纹   弯曲状   金沙遗址   器身   三星堆遗址   雕塑技法   三星村   考古工作者   石蛇   三星堆博物馆  
描述: 身中部背脊处略有残损,器末端断裂,具体形态不明。该器整体雕琢粗糙,石质风化也较为厉害,应为一件立体圆雕动物作品,当时被考古工作者定名为"蛇鹰阴阳形器"。而在三星堆遗址历年发掘的出土文物中却没有
< 1 2 3 ... 100 101 102 ... 127 128 1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