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好设计也是竞争力 国产壁挂炉:斗胆多卖三五块
作者: 朱真友   来源: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产   壁挂炉   设计   雕塑作品   艺术家   竞争力   拍卖会   工艺品  
描述: 中国制造的壁挂炉产品,要实现品牌溢价,就必须向中国设计和中国创造转变常用镜头记录北京798艺术工厂的大仓库、画廊、艺术室、工艺品甚至路边的雕塑,缘于曾经观摩苏富比拍卖会。金碧辉煌的大厅中,成熟庄重的拍卖师站在高台,一边宣布买家报价次数,一边手指身旁小芭蕾舞者的雕塑。最终,这件由法国印象派
绿色设计理念在国外城市雕塑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 王开彩   来源: 中国建设信息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色设计   城市雕塑  
描述: 雕塑家和公共艺术研究者们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大量研究城市雕塑设计的应用领域和实践案例,探讨了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城市雕塑设计创作,并通过独特的诠释分析试图为城市雕塑设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信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设信息化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色设计   城市雕塑  
描述: 曲阳县石雕产业集群研发中心办公楼项目基本信息所属行业:水利桥梁建筑所属地区:河北详细内容项目名称:曲阳县通宝雕塑建筑艺术有限公司曲阳县石雕产业集群研发中心办公楼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产品:本项目占地6亩,总建筑面积
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相关职业资格决定的通知3项职业资格发证叫停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设信息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部   评价   创作设计   城市雕塑   职业资格   国务院  
描述: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停止开展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等3项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相关的评价、认定、发证等工作。
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波特曼   相关   艺术   独特性   中国   人类   创作理念   雕塑   油画  
描述: 《中装》:您来到中国举办艺术与建筑展览,能否谈谈您在这两方面的创作理念?波特曼:我的创作涉及到很多相关的方面,不管是建筑、油画、雕塑还是家具,其实它们都是相通的。从一个宏观的角
取之自然 还之自然——景观雕塑材料应用的生态性浅析
作者: 甘伟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生态性   景观雕塑  
描述: 本文对当下一些公共雕塑存在的问题引发思考。针对人们普遍缺失对材料应用的生态性观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总结出许多公共雕塑材料应用方面的生态性理念。本文全面分析了公共雕塑材料的各种生态性表现,通过各类
基于场所意义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与城市雕塑设计
作者: 李珎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场所   城市雕塑设计  
描述: 城市中优秀的城市雕塑设计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空间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现代的中国城市雕塑每一个雕塑作品都有一定的寓意,城市的雕塑有装饰
用“光”雕塑空间:PIacebo药房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药房   关系表   光影   空间   建筑事务所   设计师   平方   雕塑  
描述: 在PlaceboPharmacy这座面积600多平方米的药房的设计中.Klab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师们将光影与空间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正如理查德·罗杰斯所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之展现的建筑。”Klab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师们无疑也是光影的信徒.在PlaceboPharmacy这座面积600多平方米的药房的设计中.他们也将光影与空间的关系表达地淋漓尽致。
幽默的雕塑
作者: 欧文·沃姆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影   设计   分钟   年代   艺术馆   幽默   艺术中心   欧文   雕塑   美术馆  
描述: 《中装》:刚开始做"一分钟雕塑"是怎么想的?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欧文·沃姆:最早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候还不叫"一分钟雕塑",而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
作者: 杨波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判断   艺术家   艺术中心   艺术创作   艺术生产   雕塑   美术馆   深圳  
描述: 艺术系统的各种机制——比如,策展人角色的形成.支持艺术家的赞助机制,美术馆和艺术中心的兴起.艺术市场的发展——最初都是围绕着艺术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随着艺术的产业化.艺术系统中的分工日益细化.各种实践的边界不断地威型甚至僵化.使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迫切的命题.那就是我们所形成的经验、固有的价值判断和工作方式是否越来越遮蔽和忽略了艺术创作和实践当中的有机性、灵活性、游击性和偶然性。
< 1 2 3 ... 29 30 31 ... 3547 3548 35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