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醉根文化——醉根诗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活动   诗歌   民间工艺   根雕艺术   根文化   工艺美术作品   语言形式   传统文化  
描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雨工艺美术作品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徐谷青大师在创作根宫佛国这件艺术巨作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工艺美术的创作领域,而且注重围绕民间工艺,以根雕艺术为载体开展了醉根诗会、楹联笔会、油画采风、摄影此赛等文化活动。醉根诗会也就成为醉根文化的一个亮点,诗歌是人类灵魂的艺术,具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张爱光:耕耘方寸绽独秀 奏刀纵横出华章
作者: 徐娇娇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田石雕   奇石   石雕艺术  
描述: “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匪独青如玉,五彩竞相宜”,通地脉、得地魂的青田奇石,孕育了一代代的石雕名匠,而就在山口这个地方,有一位个子不高却霸气十足的石雕艺术,他要和别人做不一样的石雕艺术,他要独树一帜,成为青田石雕的一枝独秀。
东阳木雕薄浮雕艺术浅谈
作者: 徐源良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木雕   生活空间   散点透视   浮雕艺术   艺术创作   自然景色   中国画  
描述: 东阳木雕习称平面浮雕,它可以在任何形状的木构件上因材施艺,具有随意和灵活性的特点,是一种理性设计,感性的创作思维,其题材多为山山水水、翎毛花卉、飞禽走兽、人物、亭台楼阁等。内容可多可少,能发挥艺术创作最大自由。借鉴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和鸟瞰式透视,以最大的视觉范同表现无限广阔的自然景色和居住生活空间。
论东阳木雕新流派的文化指向
作者: 张咸镇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派   文化指向   浮雕艺术   黄杨木雕   木结构建筑   家具装饰  
描述: 东阳木雕是传统木结构建筑和家具装饰的一种浮雕艺术,与福建龙眼木雕,温州黄杨木雕,广东潮州的金漆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自唐宋发展至今已有一干三百多年的历史。
廊桥寻梦
作者: 吴松江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性   雕塑工艺   装饰性   石雕艺术   造型艺术   中国民间  
描述: 石雕艺术是中国民间雕塑工艺中一种古老而优秀的特种造型艺术,集雕、刻、塑技艺于一炉,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和艺术性。石雕艺术,迄今约有1700年的历史,是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辛勤劳动和创造逐渐形成的。它因材施艺,依色取巧,以圆雕、镂雕、浮雕、薄意雕、线刻、镶嵌等多种
听一曲梵音,修一叶菩提:第三届中国(开化)根雕艺术文化节侧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侧记   文化节   菩提   根雕艺术   中国   参赛选手   开化   学术研讨会  
描述: 11月10日下午,根与雕塑学术研讨会在开化醉根天工博物馆三楼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开化县领导、特邀嘉宾、评委、参赛选手、工艺美术作者和新闻媒体记者等。此次学术会议由中国美院原副院长,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高而颐主持。
潘存平作品赏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   作品赏析   温州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石雕艺术   浙江电视台   专业委员会  
描述: 1953年出生,乐清市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潜心专注于石雕艺术40多年。技艺全面,善于合理利用石料的天然色彩。使自然与人工巧妙地结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中央电视台四台、浙江电视台、温州电视台先后进行过采访报道。
吴松江石雕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田石雕   中国美术学院   雕刻技法   专业理论   石雕艺术   松江   艺术氛围   作品欣赏  
描述: 吴松江大师出生在石雕之乡浙江省青田县,耳濡目染,从小便受石雕艺术的熏陶,16岁进入青田石雕厂学习,在各位老师的教导下,认真学习各种圆雕、镂雕等雕刻技法。1996年来杭州创业后,凭着对石雕艺术的不懈追求,自费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通过对雕塑专业理论、历史传统的学习和研究,对石雕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汉、唐艺术精华,潜心研习各流派艺术风格,博采众长,形成了以动物、人物、花鸟等题材为创作主线的个人艺术风格。近年来,创作了大量别具一格、各类不同题材的优秀作品,得到工艺美术界专家、教授以及收藏爱好者的好评。许多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工艺美术展中荣获金银奖。
郑胜宁的木雕艺术评析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会活动   文化修养   作品展览   木雕作品   木雕艺术   艺术成就   黄杨木雕   雕刻艺术  
描述: 郑胜宁1943年生,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998年授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中国十佳民间艺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浙江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学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名誉主席。鉴于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成绩卓著,1996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从艺40余年,擅长黄杨木雕的人物、动物雕刻。在名人肖像、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根艺雕刻及室内外雕塑艺术领域里,均体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扎实的造型基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曾赴加拿大、美国、日本、以色列、意大利、法国等考察访问,学术交流,技艺表演。作品在全国和省级工艺美术、根艺美术的历届展览会上获奖;300余件黄杨木雕、根雕作品受海内外收藏。长期以来,一直秉承和发扬优良民族传统,博采众长,并将西洋雕塑的理念融入到传统的民间黄杨木雕技艺中,吸收中西艺术精华,使作品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作品具有大气、传神、巧妙、自然的艺术特色和风格,雅俗兼得。在题材、内容、形式等方面开拓较深...
王门女将:王和英 王京
作者: 林文霞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技法   黄杨木   美术学院   木雕艺术   艺术创作   刻苦学习   杭州市   工艺美术   造型方法   雕塑  
描述: 王凤祚木雕艺术学派中,先后出现了两位女将:一位是王和英,她是凤祚先生之长女,另一位是王京,她是凤祚先生之孙女、笃纯先生之女。她们在长辈的影响和培育下,经过刻苦学习,长期实践,在木雕艺术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王和英女士,1937年生,早年得到父亲的传授,后又受到浙江美术学院周轻鼎教授的指导,既熟练地掌握了黄杨木雕的传统技法,又对西方传来的雕塑造型方法有了充分的认识。她先后曾在杭州市工艺美术学校和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在雕塑教学和木雕创作方面都做出了成绩。和英女士的木雕艺术题材甚为广泛,早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