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获奖名单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雕塑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描述: 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获奖名单
论坛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雕塑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描述: 论坛篇
院校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雕塑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描述: 院校篇
自然乃佳——马心伯陶艺作品尝析To be Natural Is To be Good-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Ma Xinbo's Pottery Works曾华伟 Zeng Huawei采风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雕塑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描述: 自然乃佳——马心伯陶艺作品尝析To be Natural Is To be Good-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Ma Xinbo's Pottery Works曾华伟 Zeng Huawei采风篇
论坛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雕塑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描述: 论坛篇
影像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雕塑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描述: 影像篇
艺坛聚焦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   艺术事业   木雕创作   雕塑创作   浙江   雕塑艺术  
描述: 艺坛聚焦
木雕创作随想
作者: 江晓   佘向群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教育体制   艺术素养   木雕艺术   莆田   艺术创作   作品   基础训练   工艺美术   教育的重要性  
描述: 莆田自古以来有“雕刻之乡”之誉,其木雕艺术历史悠久,经过几代艺人的兢兢业业,不断给这棵古树注入新的养料,使它持续着旺盛的生机。 莆田传统木雕历来以精雕细刻见长,在国内乃至国际都享有盛誉。但由于条件限制,以前大多数艺人无法获得正规基础训练的机会,而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传统授艺方式,难于博采众收,大大影响了莆田木雕在质的方面的突破速度。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艺人们逐步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从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以后,许多立志从艺雕刻事业的年轻人考进艺术院校,
充实自身修养形成地域特色
作者: 许正龙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撞击声   自身修养   地域特色   形成时代   鱼肚白   遗传与变异   模式与经验   石雕艺术   东方与西方   艺术形式  
描述: 每每自曲阳而归,总有抹不去的记忆:天刚露出鱼肚白,即传来有节奏且强有力的金属与石材的撞击声,加上间或几声鸡鸣狗吠,是那么清脆悦耳,以致于形成曲阳特有的田园乐章。记得在羊平或是台北,跃入眼帘的总是满地白色的残渣碎片,孩子们在石雕中嬉戏穿行,偶尔也练习敲击石块,他们似乎已从长辈处获悉,掌握这门手艺将来获益无穷。在那里,从事石雕的人数之
王笃芳木雕艺术漫议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传神写照   平中见奇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艺术观念   谐调统一   漫议   造型手法   表现力  
描述: 数年前,我曾对笃芳的木雕艺术作了如下的评论:“笃芳的术雕艺术早有定评。他深谙传统雕刻技艺,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师从工艺名家郑可教授,对现代艺术造型手法和艺术观念又心领神会,并使之融入传统木雕艺术之中,创立新貌。这次展出的《簪花仕女》、《东坡观砚》、《达摩踏波》、《屈子问天》,皆为上乘之作,造型简练,传神写照,形神兼备,或典丽,或壮美,或神奇,或深沉,莫不引人遐思,给人启迪。”(见《浙江工艺美术》1996年第3期)现在看来,这一概评还是符合实际的。 传统黄扬木雕,一般以精雕细刻见长,但有些作品失之琐碎,缺乏整体感。我以为笃芳的木雕作品在这方面已有很大的突破:保留精雕细刻、严谨工整的优点,向单纯精到方面拓展,似乎达到了“奔放时不离法度,神微处要照顾到气派”(吴昌硕语,大意)的要求。像《簪花仕女》,人物全身和面部都很简练而不简单,而头饰又刻得精到而不失之于琐碎。整个作品谐调统一,高雅典丽。
< 1 2 3 ... 27 28 29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