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创作成就取决于作家的敏感、深刻和独特”:陈忠实先生访谈录
作者: 邰科祥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访谈录   陈忠实   中国作家协会   工业大学   创作成就   当代文学研究   敏感   短篇小说  
描述: 陈忠实先生,生于1942年,西安灞桥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任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西安工业大学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1965年初发表处女作《夜过流沙河》,至今已出版
陈忠村美术作品小辑
作者: 陈忠村   来源: 诗歌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忠村   美术作品  
描述: 陈忠村美术作品小辑
陈忠村
作者: 暂无 来源: 诗歌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研究   研究员   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学院   陈忠   同济大学   博士研究生   安徽省  
描述: 陈忠村,原名陈忠强,安徽萧县人,现为同济大学美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安徽省作协理事、安徽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安徽省油画学会理事、
荐书小语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2010年   小语   陈忠实   个人   乡愁   “空心村”   中国故事  
描述: 的《大国空村》,李贺的《从故乡到远方》,叶一剑的《乡愁里的中国》,李清明的《牛铃叮当》,李冬君的《青花里的乡愁》,冉云飞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陈忠实等的《每个人的故乡在沦陷(中国故事)》。
每个人都携带着乡愁
作者: 邱彦昌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本   陈忠实   德国人   牛铃   《乡愁》   中国故事   赫尔曼   刘鸿   黑塞   空心村  
描述: 的《从故乡到远方》,叶一剑的《乡愁里的中国》,李清明的《牛铃叮当》,李冬君的《青花里的乡愁》,冉云飞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陈忠实等的《每个人的故乡在沦陷(中国故事)》,刘鸿伏的《父老乡亲哪里去了》等,德国人赫尔曼·黑塞
人生的蒸馍
作者: 朱竞   来源: 新一代(上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甲   陈忠实   年龄阶段   记忆   文学创作   各界人士   西安   人生   朋友   白鹿原  
描述: 《白鹿原》火了之后,我就认识了陈忠实,一晃时间过去快20年了。朋友们私下里都管陈忠实叫“老陈”。 我记忆最深的是2002年7月31日那天,是老陈60岁生日,我专程飞到西安,为老陈花甲祝寿。记得那一天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新一代(上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甲   陈忠实   年龄阶段   记忆   文学创作   各界人士   西安   人生   朋友   白鹿原  
描述: 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见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在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
张馨雨油画作品欣赏
作者: 张馨雨   来源: 新一代(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甲   陈忠实   年龄阶段   记忆   文学创作   各界人士   西安   人生   朋友   白鹿原  
描述: 张馨雨油画作品欣赏
人生如蒸馍
作者: 朱竞   来源: 意林文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沈晚报》   陕西人   陈忠实   《白鹿原》   文学创作   规律特征   人民文学   生命规律   开口处  
描述: 《白鹿原》火了之后,我就认识了陈忠实,一晃时间过去快20年了。朋友们私下里都管陈忠实叫“老陈”。“人生如蒸馍”我记忆最深的是2002年7月31日那天,是老陈60岁生日,我专程飞到西安,为老陈花甲祝寿
我看“山寨文化”
作者: 翱游   来源: 意林文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沈晚报》   陕西人   陈忠实   《白鹿原》   文学创作   规律特征   人民文学   生命规律   开口处  
描述: 我们的世界已经走向一个五彩缤纷的个性化时代,人人都为这个新时代的来临而雀跃欢呼。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关注自我,聚焦自我,表现自我的时代,没有什么不会发生的。 今年以来,“山寨”这个词频繁出现在网络、社会生活,已经成为生活在今天的青年人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山寨手机衍生而出的诸如山寨明星,山寨电视,山寨电影,甚至山寨春晚等,形成一种山寨文化现象,成为草根的代名词。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