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阴线刻】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奇巧玲珑玉带钩
-
作者:
吴宁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首玉
钩身
玉质
带环
阴线刻
《管子》
带钩
《论衡》
端饰
良渚文化
-
描述:
在中国传统服饰史中,以带钩连接的腰带,是中国的特有发明,王充《论衡》记载,“带约其要(腰),钩挂于带”,由此可见,带钩是古代贵族、文人武士用于扣结腰带的器物,用于系结并装饰衣着。带钩大多由钩首、钩体、钩钮三部分组成,基本形状为“S”形。用法是将带钩背面的钩钮嵌入革带一端,钩首则钩挂在革带另一端的穿孔中,或将钩首穿挂在置于革带另一端的带环上。带钩最初单称“钩”,《左传》、《国语》、《管子》等书中均有记载。带钩最早的记述可能出于
-
纤巧玲珑 幽雅温润——河北博物院藏明代玉器研究与赏鉴
-
作者:
冯宁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工
阴线刻
透雕
艺术价值
玻璃光泽
折枝
雕刻技法
角形玉杯
蟠螭
刚劲有力
-
描述:
我国明代玉器的基本特征为:风格清新,雕工刚劲有力,线条棱角分明,艺术价值较高。其雕玉工艺有透雕、浮雕、阴线刻等,雕刻技法较粗犷浑厚,镂空技法使用普遍,器物表面可见下铲的凹槽,槽内玻璃光泽强烈。明代玉器的纹饰特征主要表现为:早期的纹饰风格简练豪放,多以龙凤花鸟为题材,花卉题材常见刻划整株的大花卉,山水人物则多刻划历史故事;中期渐向纤巧细腻的方向发展,花卉题材多采用折枝
-
东汉白玉圆雕三螭龙纹形佩品赏
-
作者:
李伟男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时期
阴线刻
浅浮雕
国宝级文物
毛雕
白玉河
首都博物馆
螭龙
南水北调中线
赭红色
-
描述:
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5月4日,"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在玉器展柜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用和田白玉籽料随形雕琢制成的三螭龙纹■形佩,因其材质珍贵、形体个大、纹饰精美、存世罕见而倍受观众青睐,更被有关文博专家誉为"国宝级文物"。这件来自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玉佩,长10.3厘米,宽5.5厘米,厚约2厘米,取料为和田白玉河所产一级白籽料,不规则,略呈琵琶形,局部有赭红色石皮。玉工匠心独运、随形施艺,综合运用圆雕、透雕、浅浮雕、阴线刻、游丝毛雕、俏色等创作手法
-
南阳出土的东汉三螭龙纹?形佩
-
作者:
李伟男
王伟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时期
阴线刻
浅浮雕
石皮
国宝级文物
毛雕
首都博物馆
螭龙
南水北调中线
赭红色
-
描述:
在首都博物馆"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的玉器展柜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用和田白玉仔料随形雕琢制成的三螭龙纹■(she)形佩,备受观众关注,被有关文博专家誉为"国宝级文物"。这件来自河南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玉佩(见图),长10.3厘米、宽5.5厘米、厚约2厘米。取料为和田白玉仔料,略呈琵琶形,局部有赭红色石皮。玉工随形施艺,运用圆雕、透雕、浅浮雕、阴线刻、游丝毛雕、俏色等创作手法,围绕扁圆形■孔活灵活现地雕琢出三只翻滚嬉戏的螭虎龙,塑造出"三螭拱璧"意象。正面三螭造型、神态大同小异,皆虎首、龙身、兽足、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