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门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走在江南边缘的人体之美
-
作者:
戴怡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评论者
爱好者
油画家
江南
写生
参与者
吴门画派
-
描述:
江南画院组织的这次写生,不同以往。 “吴门画派”本是个成员庞大的队伍,但大多数“吴门画家”都以擅长传统国画为主,从事人体油画的人数相对较少。这次二十余位江浙一带的油画家汇聚于苏州,更有来自南京、北京的画家和爱好者慕名而来,架起画板、铺上画布、摆开色板,淋漓畅快地沉浸在油彩创作的世界里。三位参与者,模特、画家、评论者,各有话说。
-
野的历程
-
作者:
江野
来源:
文化月刊(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邦达
明四家
任伯年
王明明
雕塑专业
北京画院
八大山人
一代大师
吴门画派
传统文人画
-
描述:
我生长在江南农村阳澄湖畔,学画之初只知齐白石画虾蟹成了一代大师,高中时期捉了虾观察一下,感觉没什么了不起的。齐白石的画太简单了,不经一看,然后才知徐悲鸿、刘海粟等。考取苏州美校分在雕塑专业中有些不快,农村出来还要同泥巴打交道塑人像,没出息。 课余,临临悲鸿马、白石虾,甚至唐寅的画,对苏州历史上的吴门画派一知半解。学校里学的素描、色彩、雕塑严格来讲都是西方的东西,对传统中国画还不甚了解,课余时还是临临近代大师的国画,老师一直认为我不安心雕塑专业,尽管我在雕塑课上也很用功,但一直没拿高分,欣慰的是毕业创作在南京展出时受到南艺老师的佳评,并上了南京广播电视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上报,在学校的橱窗看到让我振奋了一番。
-
简述
-
作者:
暂无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自动
拍卖
空间
宋徽宗
艺术家
技法
题材
契丹人
作品
吴门画派
-
描述:
想到什么画什么/2013年11月1日,"契丹人:赵刚个展"在站台中国开幕。无脸的宋徽宗、斜放的老式椅子、比例夸张的契丹女人、摇摇欲坠的高楼、粗壮简单的马……三划两笔轻描淡写,不由有些茹毛饮血之感
-
东西思行
-
作者:
陈鸿铭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自动
拍卖
空间
宋徽宗
艺术家
技法
题材
契丹人
作品
吴门画派
-
描述:
有人问《黑白东西》阐述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黑白东西?水墨黑白,油画黑白。《黑白东西》作者:曹星原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年:2012年12月"‘国粹派’认为只有中国的东西好,‘洋派’认为只有西方的好,其实这两派的观念都有片面的地方。(不应)人为地先把‘楚河、汉界’划分得那么清楚。中国的东西当然是好,而我们去埃及,看到他们的神庙、雕刻、到法国看到古代的废墟、遗迹,不得不令人赞叹。"朱乃正的这段话让我们大致的体会到了黑白东西的意义与语镜。
-
他乡月光照故里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自动
拍卖
空间
宋徽宗
艺术家
技法
题材
契丹人
作品
吴门画派
-
描述:
2013年3月1日,"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珍品研究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作为此次展览的协办方,除了带来了李叔同留学期间的《自画像》原作,同时将20世纪初留学东京艺术大学
-
列宾美术学院众像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自动
拍卖
空间
宋徽宗
艺术家
技法
题材
契丹人
作品
吴门画派
-
描述:
公派留学苏联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莫大荣誉。严苛的选拔之后,他们从北京去往更北的圣彼得堡,在列宁格勒的学习与生活陌生而新鲜,每一个留学苏联的艺术生也有各自不同的留学旅程。罗工柳:从研究生到进修生1955年,罗工柳兼任中央美院绘画系主任。绘画系是中央美院最大的系,为了给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培养人才,国家决定选送优秀的学生或教师到前苏联读油画专业的研究生。当
-
钟情现代派的留日画家们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自动
拍卖
空间
宋徽宗
艺术家
技法
题材
契丹人
作品
吴门画派
-
描述:
在中国留学生于20世纪10至30年代大批云集东瀛的时代,西方现代艺术正全面倾入日本,形成了日本近现代美术史上最开放、风格最为多元的一个历史阶段。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这种历史效应自然也影响到中国。除了李铁夫,早期留学的先行者还有1898年留学法国的周湘,1904年留学英国格拉斯哥美术馆学校的李毅士,1906年留学墨西哥城国立美术学院的冯钢百,这些远赴欧洲学习油画的画家们在当时还是少数,反而前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