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明清无款端砚
作者: 王青路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尘   金钱   材质   胭脂   鱼脑   平板   铭文   制作   青花   荷叶  
描述: 明清古砚,吾偏爱刻者,以其质朴品卓兼具考释价值,颇以名物有主而自喜,砚为文人所司,玩赏自以文人所尚并铭文者为先。尤好端石,者之外,无款者时亦收之,然必不同凡俗,或材质之绝佳者。几番裁汰,尚存
清“南园”铭文蟾蜍纹端砚
作者: 罗小如   唐浩中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政   云南昆明   长方形   铭文   封闭式   南海   湖南   蟾蜍   篆书   钱南园  
描述: "南园"铭文蟾蜍纹端砚砚长23厘米,宽20厘米;盖长24厘米,宽21.5厘米,高6厘米。呈梨形,封闭式木匣,髹黑漆。砚额浮雕蟾蜍戏水纹。砚堂微凹,砚边窄,弧形砚池,底平。底部阴刻行书"以三愤为金玉
清“朱彝尊”铭文端砚
作者: 罗小如   唐浩中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题跋   朱彝尊   隶书   题款   边宽   浙江嘉兴   梨形   砚池   铭文   眼目  
描述: "朱彝尊"铭文端砚砚长20更米,宽17.3厘米,高2.3厘米呈梨形,正面砚边宽而平;弧形砚堂微凹;砚池较浅,四边不规整。砚背上方以石眼为主题浮雕一鹓雏,其羽翼环绕砚背四周,中间留白处阴刻隶书题跋"质
一个人的白描(外二篇)——冯骥才先生印象
作者: 陈月媛   来源: 红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冯骥才   张爱玲   摩梭人   艺术   泸沽湖   母亲   白描   座右铭   油画  
描述: 冯骥才先生亦文亦画,常以"文,我所欲也;画,亦我所欲也"为座右铭,在文坛和画坛均被传为佳话!我想,如果要我画一幅冯先生的情态,一定不选择油画,亦不选写意,更不要素描。油画太浓烈、素描过呆板、写意
品读古丈之一:古丈或一个小地方
作者: 向启军   来源: 民族论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行船   清神醒脑   武陵山脉   城中   铭文戈   山摇地动   巴雀   酉水   董鸿   古丈  
描述: 在湘西武陵山脉的深处,有个地方,叫古丈,是个县。县小,城更小,挨挨挤挤的那么点房子,坐落在峡谷中的一块小盆地里,四周固定了屏风似的青山。说是城,不如说更象一个城的模型。又有个稍加夸张的说法,一辆汽车,从城的东头进去,踩一脚刹车,待车停稳,已到城的西头了。它的街道,宽不过三五丈,但两旁树木的林荫有如雨棚一样地遮护下来,飘叶处,闪亮的青石板光滑如镜。房宇则井然有序,让条条通幽的小巷象豆腐块那样划分。与山相连,树多,鸟自然多。所以城中人一般不养鸽子。一年四季,桑巴雀金丝雀阳雀子之类的鸟总在枝头嘻戏鸣叫,偶尔就有过山的野鸡或尾巴很长的五彩锦鸡飞到城里来。城中流淌着一条小河,名古阳河,是湘西酉水的一条小支流。水流清澈而明净,既倒映了山影及城影,又浇花一样地滋养着小城。
雕塑与综合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味   米家山水   朱铭   人间喜剧   写实手法   宋迪   熊秉明   生活感受   心存目想   泥人张  
描述: 雕塑,一方面离我们很远,因为常常被置之高处,成为人们心仪、膜拜的神物;另一方面,又离我们很近,因为可以从不同方位观赏,甚至把玩,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意义也就升华了。
楚(尹阝)客铜量铭文试释
作者: 周世荣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姓名   楚文化   铜器铭文   城邑   省博物馆   江陵   参考价值   竹简文   楚国   大府  
描述: 一九八四年八月,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涂家冲废钢物质仓库拣选吉文物时,发现杯状铜器一件,形状与战国楚大府铜量相似,应为楚器.根据首句铭文将点,定名为“(尹阝)(?)客铜量”。其出土地点待查. 该器作
东汉诗经铭文镜
作者: 徐鉴梅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铭文   诗经   文物   武汉市  
描述: 武汉市文物商店于一九七○年拣选到一面铜镜,直径14.8,边厚0.4厘米.镜面微凸,镜背有扁圆纽,圆纽座,纹饰为浮雕神兽,分五段上下重叠排列,外有双线弦纹、铭文、勾连云纹各一圈.纹饰清晰精美,工艺精湛.铭文为隶书,字迹精细规正,堪称精品,可惜边沿锈蚀,少数铭文剥落(见图).罗...
元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铭文考辨
作者: 赵燕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龙   景德镇   研究成果   龙纹   铭文   标准器   元代青花瓷器   错误认识   元青花瓷   基金会  
描述: 英国学者霍布逊在上世纪初发现的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是鉴定元代青花瓷器的标准器.(图1)瓶上部的铭文信息完整,瓶体造型优美,瓶壁图案丰富、颜色青白昳丽,是研究元代瓷器的极珍贵的实物
从历代陶瓷铭文看商标的形成
作者: 袁枫   郭杰忠   张茂林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铭文款识   商标   语言文字  
描述: 商标产生于史前陶器上的标记符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工匠名称在春秋时期被刻在器物上,用以区别产品的制造者,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至宋代,由于经济贸易迅速发展,陶瓷产品需求量剧增,涌现了大量的窑户,他们纷纷在自己的产品上打上独特的文字标记,此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商标,至明清时期更为丰富和完善。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商标类型逐渐成为商标的主体。
< 1 2 3 ... 24 25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