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铭】搜索到相关结果 279 条
-
《阿尔卡迪的牧人》1638~1640年油画85cm×121cm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大观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丁文
艺术作品
法兰西
铭文
法国巴黎
卢浮宫
美术史
油画
-
描述:
年轻的牧羊人和一位端庄的年轻女子围在墓碑前,认真研读着铭文,辨认墓碑上的铭文。铭文用拉丁文写着“我也生活在阿尔卡迪亚”,这句话使得这幅著名的艺术作品含义晦涩,成为美术史上莫测高深的作品之一。
-
第11届全国美展雕塑展作品选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不锈钢
辜鸿铭
综合材料
铸铜
美展
右页
抗震救灾
树脂
雕塑
-
描述:
第11届全国美展雕塑展作品选登
-
意象再造——第16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作品选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不锈钢
辜鸿铭
综合材料
铸铜
美展
右页
抗震救灾
树脂
雕塑
-
描述:
意象再造——第16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作品选登
-
郾城县彼岸寺石幢
-
作者:
曹桂岑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佛经故事
剥蚀
佛造像
石幢
碑铭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束腰
造像内容
河南省
-
描述:
彼岸寺位于河南省郾城县城内,石幢在该寺院内。石幢雕工精湛,上部八棱千佛造像,伎乐仙人,中部四面小篆“许州郾城县彼岸寺碑铭”,下部四面造像,底部雕以海池,池壁上为佛传故事浮雕。明代僧人宗岩称其为“香水海石幢”,俗称“龙塔古篆”。它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进行拆修加固。
-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山水情怀
-
作者:
刘青山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小铭
西方绘画
变化万千
夏圭
风景油画
吴冠中
陈逸飞
王沂东
近现代中国
林风眠
-
描述:
,其中的代表大师有汤小铭、陈逸飞、王沂东、吴冠中等等,他们擅长将中国山水画当中的布景、色彩等构思,运用于风景油画当中,勾勒出一幅幅带有浓重东方韵味的风景油
-
墓园雕像
-
作者:
王炳根
来源:
文明大观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文化名人
墓志铭
墓葬
墓碑
中国
雕塑
墓园文化
-
描述:
墓园雕像
-
幽默·艺苑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明与宣传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志铭
延津县
安阳市
文化传播
人物俑
巩义市
唐三彩
雕塑造型
装饰手法
陶制品
-
描述: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制品,之所以称它为三彩,是因为这种陶器的釉色可呈现出多种色彩。“三”是虚数,泛指多色。又因它始创于唐代,故称之为“唐三彩”。在唐代以前,我国的陶制品都是上单色釉,自唐开始,才有了黄、白、绿三种釉色并用。洛阳的唐三彩釉色,除黄、白、绿三色外,还有蓝、赭、褐、紫色等。第一种颜色受铅釉流动的影响,又有深、浅、淡的层次变化。陶匠们把施釉技巧和装饰手法结合起来,形成唐三彩釉面斑驳淋漓的艺术效果,所以,唐三彩以其釉色的灿烂绚丽在众多的陶器制品中格外受人钟爱。历代人们之所以不惜重金购买唐三彩,除其陶釉色鲜艳外,其浑厚丰满的雕塑造型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唐三彩制品分俑和器物两种。
-
重访“汉阙之乡”
-
作者:
张彦夫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府君阙
《华阳国志》
中国西部
四川渠县
州刺史
无铭阙
-
描述:
70年前,我在小学读书时,经常往来于四川渠县土溪镇—燕家场那段约8公里的驿道上。驿道是1米多宽的青石铺成的,随着地势的蜿蜒起伏,有的地方就在大石板上走出了路。不知已经历多少年代的人走马踏,路中间已
-
形形色色的唐长沙窑扑满
-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基础
青瓷窑场
大熊猫
大环境
铭文
长沙窑
唐代
釉下彩
装饰
湖南省长沙市
-
描述: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叶,衰落于五代初期。长沙窑产品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它的釉下彩装饰,其装饰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等等。而除了这一点之外,其能够屹立于唐代"南青北白"陶瓷大环境中,还应归功于它的造型多样化,比如其大宗产品就有壶、碗、罐等,此外还有少量壁挂、印模、棋子以及扑满等。其中扑满更是长沙窑产品中的稀有产品,可喻为瓷中"大熊猫"。下面介绍几件较有特色的扑满。
<
1
2
3
...
22
23
24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