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野外】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拍摄风景之美(续):倪益瑾和他的摄影故事
-
作者:
晳然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
描述:
作为一名退休后从事摄影的业余爱好者,倪益瑾将摄影看作实现“悦心、健体、交友”的方式。虽然摄影并非他的职业,他却以不输给职业摄影家的精神认真对待,勤奋地创作,在拍摄中收获满足和快乐,从祖国各地的美景中获取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倪益瑾对风景的喜爱始于初中时代。他喜欢阅读,图书馆是课余和假期他最爱去的地方,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让他百读不厌,这两本书是作者30年代初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等国旅行考察的游记,书中的描写激发了他想看看外边风景的愿望。有人说,青少年时代的喜好能影响人的一生,的确如此。在倪益瑾的摄影生涯中,风光一直是他最重要的题材。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这样评价他:“与其说倪益瑾爱摄影,不如说他更爱拍摄的对象,否则,他不可能为了摄影跑遍祖国大地上的每一个省;即便跑遍了,也不见得总能从任何一个区域拍摄到如此绚丽多姿的美景。” 通过风光摄影,倪益瑾想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的风光是如此美丽,穷苦家庭出生的他,从小靠人民助学金念书,回顾自己一路健康顺利地走来,他对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激和深情。在拍摄中,他力求呈现祖国山河最美好的一面,西部的辽阔,大气,江南的秀美,玲珑都成为了倪益瑾镜头下的内容。
-
犀利如匕首的“黑卡”:索尼“口袋机皇”DSC-RX100试用体会
-
作者:
王建华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
描述:
摄影师与照相机,犹如武士与刀。关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有横扫千军之勇。虽然很强大,但日常带着出门并不方便,还得找个步兵扛着。所以武士们大多还会随会带把“小号”的利刃,进可制敌退可防身,出门逛街下馆子喝酒也不显眼,最有名的辟如荆轲的“鱼肠匕”。相机也是如此,大家伙们固然功能强大,体积也着实不小,走到哪里太过显眼。因此职业摄影师们还需要一部“随身机”,它应该有着像匕首一般小巧的体积,同时又是一部抓拍利器。听说索尼“黑卡?”DSC-RX100出世了,它的定位就是这么一款“口袋机皇”,它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么? 造型经典雅致 当《摄影世界》的编辑把索尼DSC-RX100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它的外形吸引了我。黑色质感的金属机身,四角的过渡圆润自然,重量和握持的舒适度适中。亮点是直径与机身等高的F1.8大光圈卡尔·蔡司Vario-Sonnar T*镜头,使整台相机玲珑而有精神。闪光灯的弹出也很有趣,折叠的造型有那么点变形金刚的味道,古典的造型中增添一丝“未来感”。 “黑卡”的定位是高端卡片机,“经典”和“雅致”是造型的关键。经典并不一定要“复古”,科幻片也可以经典,重要的是要能经受住挑剔的眼光和时间的磨炼。
-
日本环境雕塑之管窥
-
作者:
关立新
来源:
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环境艺术
野外美术馆
公共艺术
-
描述:
都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环境艺术离不开雕塑作品的介入,雕塑作品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维度出发,通过对纪念性雕塑、艺术雕塑、野外美术馆中的环境雕塑、公共艺术中的环境雕塑等进行实地考察,揭示了日本环境雕塑的特质。并得出"优秀的环境雕塑作品能够塑造都市形象,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竞争力"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