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野外】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四个女人的幸福出逃》连载
-
作者:
明子
来源:
大众商务(青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暖
“雪中送炭”
野外作业
使用效果
冬季
-
描述:
因為杜拉斯 10月5日西贡美术馆•蓝天清澈•百叶窗幽深 去西贡只是因為喜欢杜拉斯的小说《情人》,一纸签证,我就从金边坐大巴晃悠到了西贡。现在这已经叫胡志明市,我还是愿意叫它西贡。仿佛只有这个名字。才能带出这里的妖娆明媚,还有一点异国的浪漫。 西贡的蓝天清澈,阳光明媚,绝不同于柬埔寨的那种灼热。随处散落的法式建筑,让西贡的街道乱而妩媚。骑车的越南女子因為爱美,几乎都带着秀气的帽子和口罩,好防止晒黑。作為西贡的第一站,我去了西贡美术馆。黄色的法式建筑,彩色玻璃的窗户,虽小但秀丽。美术馆里几乎只有我一个人,朴素的蓝花地板,古朴深沉的桌椅和展柜,只能听到电扇旋转的声音。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狭窄的走廊,恍若隔世。从越南古老的石器一直看到现代的油画,一点点展示出越南的变迁。从窗子向外望去,又是那片清亮的天空。 后来又去过教堂、歌剧院和市政府,不过西贡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在安静的美术馆,法式的清秀和越南风情的深沉,安静地交融,就像杜拉斯的《情人》一样。 想像杜拉斯那样写小说,写到老。写到老但是依然决绝激烈。想像她拥有传奇般的爱情,一个66岁的老太太,还能被一个27岁的英俊男人所爱。
-
小巧玲珑,方便实用
-
作者:
商铭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
描述:
随着“单电”、“微电”的给力流行,包括脚架在内的摄影器材也在朝着小型化、功能齐全的方向发展。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携带方便的捷特VGR维特鲁8254-S1反折脚架套装。 捷特(GIOTTOS)品牌创立
-
小巧玲珑,方便实用——试用捷特VGR维特鲁8254-S1反折脚架套装
-
作者:
暂无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
描述:
小巧玲珑,方便实用——试用捷特VGR维特鲁8254-S1反折脚架套装
-
游走在高原云端的精卫
-
作者:
万红强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
描述:
采访感言:如果你看了吕玲珑的《大香巴拉》大型画册,最冲动的就是赶紧出门去那儿亲历游览,但到了那儿你肯定会有些失望,固定的景点好找,但作品中那种传神迷人的光影,你却未必能赶上;如果你看完画册后,觉得已经了解那个地方,那你绝对错了,因为吕玲珑只用了他拍到绝美照片的十之一二,你还得等待。也许,哪天能够撼动世界的中国摄影人就是吕玲珑。这里选用的照片全部出自他新近出版的《大香巴拉》画册,图说后的感言均为吕玲珑先生的妙语。 在我诚惶诚恐准备做四川摄影家专辑的时候,曾向多位摄影前辈请教人选,谁是我到四川最需要采访的摄影人,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吕玲珑。我求教的这些摄影界的风云人物全是青藏高原题材的高手,知名度都很高,但都推荐的是他们不熟悉或未曾谋面的吕玲珑。有位前辈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他很有个性,你未必能采访到,因为他没有摄影人的功利,无所谓宣传和推广他。 果真如此,我向二位四川的摄影家要来吕先生的电话,并请他们代为介绍,可直到我抵达蓉城,和吕先生联系时,才明白他们都没打招呼,好在我这无名的后辈让吕先生有点好奇,没先夸赞他,又自谦不懂摄影,不知圈中规矩,要问的问题也不是一般媒体的俗套议题,他很爽快地答复我可以到他工作室聊聊。
-
摄影微语录
-
作者:
叶子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
描述:
【技巧】 尼康中国:#尼康学堂#拍摄时,别偷懒,走起来!摄影家史蒂夫·巴维斯特认为:“调动双脚是最实用的办法,它可以使镜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有人买了变焦镜头,自以为可以解决迈步之劳,而实际上,用70mm镜头在2米处拍摄的照片,与用200mm镜头在6米处拍摄同样的影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结果完全不一样。 9月9日 10:07 来自新浪微博 摄影师吕玲珑:秋夜拍摄白唇鹿迁徙三天三夜后,我从5000多米的拍摄地下山。圆月已经升上山丘,我发现左前方山梁上有一群白唇鹿。我快马加鞭跑了十多里山路,赶到对面山梁,架好相机换上800毫米的徕卡镜头。终于月亮中出现了白唇鹿清晰的剪影。几秒后鹿群骚动,上帝创造的图景转瞬即逝了。 9月12日 16:12 来自新浪微博 阳光下游走:所谓强迫透视,是一种摄影技巧。即利用光学与视觉的错乱假象,使得被摄物体变形,更近、更大、更小等,利用人眼视觉感知的错觉,让被拍物体与周围环境产生错误的相对性,再加上摄影者的创意以及相机的角度变幻拍摄出情趣十足的照片。如果有兴趣,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试验一下。 9月13日 13:48 来自新浪微博 TAMRON腾龙镜头:拍摄高调作品时,背景应选择白色或浅色做底色,且在布光时应加大背景光的强度,以增强与被摄主体的明暗反差。
-
秀丽黄山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
描述: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时曾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峨眉之秀丽、华山之险峻、衡山之云海于一身,凡是去过的人都无不被其秀美所折服。 对话谭明 记者:您去过几次黄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对黄山的印象,是什么? 谭明:我第一次去黄山是1976年,总共去过七八次。前些年,我几乎每年的春节都在黄山度过。三十多年过去了,黄山建设了许多宾馆,缆车索道虽然方便了游客,但也会对自然景观造成威胁。我觉得黄山的自然景观基本没有变化,不过我欣赏山的角度与视角变了,我对黄山最深的印象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太美”。黄山古名黟山,唐代时,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由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它的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被誉为“天然图画”,且以伟奇幻险著称。风景区内重峦叠嶂、争奇献秀,光千米以上的高峰就有七十余座。其中又有巍峨峻峭的三十六座大峰,峥嵘秀丽的三十六小峰。“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的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鼎足而三,高耸云外,并称“三天子都”。 记者:您觉得黄山的美和其他名山大川相比,有什么不同?美在什么地方? 谭明:黄山的美在于它天然,在于它的神秘,在于它的大气。
-
空中俯瞰大运之城深圳
-
作者:
彭东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
描述:
深圳,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也是我的第二故乡。2011年8月12日至23日,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深圳举行,对于这座年轻的城市来说,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国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