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犀利如匕首的“黑卡”:索尼“口袋机皇”DSC-RX100试用体会
作者: 王建华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描述: 摄影师与照相机,犹如武士与刀。关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有横扫千军之勇。虽然很强大,但日常带着出门并不方便,还得找个步兵扛着。所以武士们大多还会随会带把“小号”的利刃,进可制敌退可防身,出门逛街下馆子喝酒也不显眼,最有名的辟如荆轲的“鱼肠匕”。相机也是如此,大家伙们固然功能强大,体积也着实不小,走到哪里太过显眼。因此职业摄影师们还需要一部“随身机”,它应该有着像匕首一般小巧的体积,同时又是一部抓拍利器。听说索尼“黑卡?”DSC-RX100出世了,它的定位就是这么一款“口袋机皇”,它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么? 造型经典雅致 当《摄影世界》的编辑把索尼DSC-RX100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它的外形吸引了我。黑色质感的金属机身,四角的过渡圆润自然,重量和握持的舒适度适中。亮点是直径与机身等高的F1.8大光圈卡尔·蔡司Vario-Sonnar T*镜头,使整台相机玲珑而有精神。闪光灯的弹出也很有趣,折叠的造型有那么点变形金刚的味道,古典的造型中增添一丝“未来感”。 “黑卡”的定位是高端卡片机,“经典”和“雅致”是造型的关键。经典并不一定要“复古”,科幻片也可以经典,重要的是要能经受住挑剔的眼光和时间的磨炼。
游走在高原云端的精卫
作者: 万红强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描述: 采访感言:如果你看了吕玲珑的《大香巴拉》大型画册,最冲动的就是赶紧出门去那儿亲历游览,但到了那儿你肯定会有些失望,固定的景点好找,但作品中那种传神迷人的光影,你却未必能赶上;如果你看完画册后,觉得已经了解那个地方,那你绝对错了,因为吕玲珑只用了他拍到绝美照片的十之一二,你还得等待。也许,哪天能够撼动世界的中国摄影人就是吕玲珑。这里选用的照片全部出自他新近出版的《大香巴拉》画册,图说后的感言均为吕玲珑先生的妙语。 在我诚惶诚恐准备做四川摄影家专辑的时候,曾向多位摄影前辈请教人选,谁是我到四川最需要采访的摄影人,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吕玲珑。我求教的这些摄影界的风云人物全是青藏高原题材的高手,知名度都很高,但都推荐的是他们不熟悉或未曾谋面的吕玲珑。有位前辈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他很有个性,你未必能采访到,因为他没有摄影人的功利,无所谓宣传和推广他。 果真如此,我向二位四川的摄影家要来吕先生的电话,并请他们代为介绍,可直到我抵达蓉城,和吕先生联系时,才明白他们都没打招呼,好在我这无名的后辈让吕先生有点好奇,没先夸赞他,又自谦不懂摄影,不知圈中规矩,要问的问题也不是一般媒体的俗套议题,他很爽快地答复我可以到他工作室聊聊。
摄影微语录
作者: 叶子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描述: 【技巧】 尼康中国:#尼康学堂#拍摄时,别偷懒,走起来!摄影家史蒂夫·巴维斯特认为:“调动双脚是最实用的办法,它可以使镜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有人买了变焦镜头,自以为可以解决迈步之劳,而实际上,用70mm镜头在2米处拍摄的照片,与用200mm镜头在6米处拍摄同样的影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结果完全不一样。 9月9日 10:07 来自新浪微博 摄影师吕玲珑:秋夜拍摄白唇鹿迁徙三天三夜后,我从5000多米的拍摄地下山。圆月已经升上山丘,我发现左前方山梁上有一群白唇鹿。我快马加鞭跑了十多里山路,赶到对面山梁,架好相机换上800毫米的徕卡镜头。终于月亮中出现了白唇鹿清晰的剪影。几秒后鹿群骚动,上帝创造的图景转瞬即逝了。 9月12日 16:12 来自新浪微博 阳光下游走:所谓强迫透视,是一种摄影技巧。即利用光学与视觉的错乱假象,使得被摄物体变形,更近、更大、更小等,利用人眼视觉感知的错觉,让被拍物体与周围环境产生错误的相对性,再加上摄影者的创意以及相机的角度变幻拍摄出情趣十足的照片。如果有兴趣,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试验一下。 9月13日 13:48 来自新浪微博 TAMRON腾龙镜头:拍摄高调作品时,背景应选择白色或浅色做底色,且在布光时应加大背景光的强度,以增强与被摄主体的明暗反差。
秀丽黄山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描述: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时曾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峨眉之秀丽、华山之险峻、衡山之云海于一身,凡是去过的人都无不被其秀美所折服。 对话谭明 记者:您去过几次黄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对黄山的印象,是什么? 谭明:我第一次去黄山是1976年,总共去过七八次。前些年,我几乎每年的春节都在黄山度过。三十多年过去了,黄山建设了许多宾馆,缆车索道虽然方便了游客,但也会对自然景观造成威胁。我觉得黄山的自然景观基本没有变化,不过我欣赏山的角度与视角变了,我对黄山最深的印象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太美”。黄山古名黟山,唐代时,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由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它的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被誉为“天然图画”,且以伟奇幻险著称。风景区内重峦叠嶂、争奇献秀,光千米以上的高峰就有七十余座。其中又有巍峨峻峭的三十六座大峰,峥嵘秀丽的三十六小峰。“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的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鼎足而三,高耸云外,并称“三天子都”。 记者:您觉得黄山的美和其他名山大川相比,有什么不同?美在什么地方? 谭明:黄山的美在于它天然,在于它的神秘,在于它的大气。
空中俯瞰大运之城深圳
作者: 彭东   来源: 摄影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摄影采风   冯伟   野外摄影家  
描述: 深圳,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也是我的第二故乡。2011年8月12日至23日,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深圳举行,对于这座年轻的城市来说,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国际性体育盛会还是第一次。为了与大家分享我难抑的喜悦之情,更为了向世人展示深圳的大气之美,大运会前夕,我乘坐直升机实施了环拍深圳三小时的航拍计划。 飞机缓缓升空,我如同腾云驾雾般,以更高、更广的视角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瞬息变化,领略她扑面而来的时尚、激情、和谐的气息。 深圳一座绿色之城。令人心旷神怡的青树碧水首先抓住了我的视线。深圳毗邻香港,在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大小小地蜿蜒着310余条河流,密布着172座水库,绿化率达45%。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与海相接,呈现自然之美;界河静谧流淌,无声地述说着两岸百年沧桑;水库像玛瑙翡翠,碧绿深浅交错,剔透玲珑,令人不禁想掬捧入手。凭经验,我用哈苏503CW相机和柯达E100VS胶卷,更细腻、通透地还原这葱茏翠绿,真实、自然地表达这国际“花园城市”的绿装华彩。 深圳是一座欢乐之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令其清爽宜人,降水充沛。
缙云卫矛为什么濒危
作者: 陈锋   王馨   来源: 大自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野外观察   特有植物   卫矛科   重庆市北碚区   物种基因库   野外调查   缙云卫矛   缙云山   背斜  
描述: ,作者对缙云卫矛开展了长期且持续的野外调查,并得到了重要的线索。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是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古名巴山。早晚时分,山间云霞五彩缤纷,古人云"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
多姿多彩的暴龙家族(下)
作者: 徐星   刘昭   来源: 大自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漠腹地   野外考察   家族   多彩   准噶尔盆地   岩石形成   侏罗纪   恐龙化石  
描述: 夹在“三明治”里的五彩冠龙 五彩湾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部的沙漠腹地,因这里的岩层五彩缤纷而得名。这些五颜六色的岩石形成于侏罗纪,地层中就含有侏罗纪的恐龙化石。从2000年开始,我们每年夏天都来这里进行野外考察和化石采集。
灵山秀水人间色 群鸟云集一天堂——灵山纪行
作者: 戴斌   来源: 大自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山   天堂   信阳地区   钟山县   石城   大学生活   鸟类自然保护区   野外实习   罗山县   春秋战国  
描述: 七天的灵山野外实习已经过去了,但美好的灵山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大学生活是一幅五彩画卷,那么灵山之行便是这幅长卷中最富光彩的一帧。灵山·秀水灵山,地处河南信阳地区罗山县。春秋战国时叫冥山
日本环境雕塑之管窥
作者: 关立新   来源: 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环境艺术   野外美术馆   公共艺术  
描述: 都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环境艺术离不开雕塑作品的介入,雕塑作品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维度出发,通过对纪念性雕塑、艺术雕塑、野外美术馆中的环境雕塑、公共艺术中的环境雕塑等进行实地考察,揭示了日本环境雕塑的特质。并得出"优秀的环境雕塑作品能够塑造都市形象,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竞争力"这一结论。
谈树桩的采集
作者: 华义胜   来源: 江苏绿化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根系修剪   树桩盆景   二次挖掘   树木   松柏类   萌发力   修剪树冠   经济价值   常绿树种   野外采集  
描述: 谈树桩的采集华义胜我国幅员辽阔,野生树桩资源十分丰富。到野外挖取原被当作柴烧的树桩进行培养,做成树桩盆景,能创造出极高的经济价值。野外采集树桩是树桩盆景素材重要来源之一,能缩短成型时间。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集树桩必须掌握科学方法。到野外采集不能满...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