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道器合一 施于人生:回顾陶瓷大师施于人
作者: 谢江   王飞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主教徒   天主教堂   合一   道器   设计观念   培养的   陶艺   人生   创作思想   景德镇陶瓷  
描述: 1928年2月2日,施文林(原名)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小商人之家,9岁失去双亲。他聪颖好学,自幼即显出艺术天分。有一天他在当地天主教堂前的人行道上作画,引起神父的注意而被好心收留。是教会帮助他渡过儿时的艰难岁月,教导他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施文林在上高中时择名"于人",出自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于人身体力行,将他对陶艺的挚爱及毕生的造诣全部奉献给了他的学生和他钟爱的景德镇。施于人第一代弟子之一的钟莲生撰文:"他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通过他自己和他多年培养的学生们的传播,对景德镇的陶艺创作思想和陶瓷设计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清代瓷板画考析
作者: 张卫星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主教徒   天主教堂   合一   道器   设计观念   培养的   陶艺   人生   创作思想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一、清初瓷板画的发展 清代顺治十六年,江西地方局势稍安,地方官员即督烧宫中应用之瓷板。康熙《浮梁县志》载,“顺治十六年奉旨烧造栏板,阔二尺五寸,高三尺,厚如龙缸。经守道张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监督烧造,亦不成,官民咸惧。” 后来赴景德镇考察的殷弘绪提到,该栏板系用来装饰宫殿长廊的。耶稣教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为殷弘绪)系法王路易十四聘任的赴中国的六位特使之一,在1712年写给时驻印度的教会会计奥日神父的信件中写道:“据《景德镇志》,在皇帝的订货中也有未制作成功的。
景德镇瓷器与宜兴陶器创作美学风格研究
作者: 黄吉宏   李兴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才互摄   寓情于象   道器合一   化境为美   技进乎道  
描述: 通过对景德镇瓷器与宜兴陶器创作过程中围绕道、器、技、象、境范畴所展现的美学风格的研究,旨在传承陶瓷文化发展的器物底蕴,涵摄儒释道的人文精神,归本于道器合一、体用一如、物我两化之境。
大道至简:艺术本质的追求——中韩两国宁钢教授与朴锺熏教授的陶艺对话
作者: 张甘霖   梁燕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本质   道器   陶艺   中韩  
描述: 中韩两国教授的陶艺双人展是景德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历史吸引了爱陶之人,景德镇对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场展览是宁钢和朴锺熏两位教授的陶艺对话,为所有热爱陶瓷艺术的后辈们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机会。从二位教授的作品中不仅可以学习二位教授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还可以看到由于两国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同审美体验的陶艺作品,以及两位教授对艺术最本质的追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