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辨证】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简论陶艺中的“技”与“道”
-
作者:
徐靖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社会实践
思想观念
形而下
形而上
陶艺家
辨证
思想影响
技巧
中国哲学
-
描述:
偏见的痕迹。从〈〈易辞〉〉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以来,道器观便成为中国哲学上的一个充满辨证因素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命题。历代哲学家、思想家
-
金城研制出产品快速开发系统集成技术
-
作者:
周以平
来源:
摩托车信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山药
中医辨证
胃肠道
四君子汤加味
脾胃虚弱
气阴两虚
气虚
白术
小儿低热
体温
-
描述:
金城研制出产品快速开发系统集成技术
-
审计也要“望、闻、问、切”
-
作者:
陈志坚
来源:
中国审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施治
司马迁
战国时期
扁鹊
奠基人
审计
-
描述:
司马迁曾为天下名医立传,战国时期民间神医扁鹊居首。众所周知,“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而扁鹊则是最早的奠基人。
-
山水画技法与意境在陶瓷作品中的表现
-
作者:
邹翀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基本范畴
美学概念
陶瓷绘画
技法
表现形式
艺术创作
中国画
作品
艺术辨证法
-
描述:
一幅好的山水国画或陶瓷山水瓷画,在欣赏者的角度,好坏与否,在于意境。意境有无,意境的大小、高下、深浅是衡量山水画档次与品味的一条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概言之,意境就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
-
从“气虚”论治重症肌无力
-
作者:
饶凯华
史新华
赵丽群
来源:
江西中医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气虚
重症肌无力
-
描述: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全身骨骼肌易疲劳、波动性的肌无力和晨轻暮重为主要临床特征。MG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本文试从“气虚”论治MG作一探讨。
-
黄芪的加减变换
-
作者:
邵继棠
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换
辨证法
辨证论治
加减
辨证用药
直接影响
岳美中
整体观念
名老中医
处方用药
-
描述:
中医治病,不仅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而且处方用药也要求极严,常常因为一味药物的加减变换或剂量的改变,直接影响治疗全局。中医老前辈们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岳美中教授在他的《论医集》中,就记载了
-
《伤寒论》辨证浅探
-
作者:
梁一成
来源:
中医药学刊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原文
辨证用药
伤寒论
证候
条文
病机
太阳病
临床
少阳病
-
描述:
《伤寒论》问世距今已近二千年。其文字古朴,言简意赅,书中有不少条文,叙证详略悬殊,或仅出证名,或仅列方名,或仅裁脉象。因此在学习时只是在条文的字句上兜圈子、望文生义,就很难明了伤寒原文之要义,将有死于句下之虞。尤其在临床上,有不少汤证,倘若单凭条文所述见症来辨证用药,则有不少困惑
-
舌根芒刺初探
-
作者:
余兴汉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检查方法
下焦
诊断标准
芒刺
血小板减少
诊断价值
舌根
初探
处方用药
-
描述:
“舌根芒刺”诊法,属于舌诊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下焦肝肾有热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提供下焦处方用药的依据。1.“舌根芒刺”的检查方法:让病人静坐,面对光亮处,头稍向上,舌体向外向下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