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月圆人寿年丰 诗书画于瓷中 珠山八友瓷画赏介
作者: 尹青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初年   景德镇   陶瓷生产   瓷画   辛亥革命后   陶瓷工业   粉彩   政治腐败   珠山   鸦片战争  
描述: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加上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已到民不聊生的地步。辛亥革命后,军阀又连年内战,瓷都景德镇屡受打击,中国陶瓷生产达到了历史的低潮。自民国初年开始,景德镇的陶瓷工业一直陷于困境,一来是国内经济不景气,二来是日本、英
昔日广益桥
作者: 于福生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仙镇   景德镇   行业进入   农副产品   交汇处   杨树   市场繁荣   汉口地区   辛亥革命后   民族政策  
描述: 明清时夏口镇(即汉口)为我国四大名镇(夏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之一,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为商业交通之重镇,原属江夏县,九省通衢之中心.汉口地区处于江河之畔港汊较多,往来交通需搭桥而过,在东堤与西堤之间建一本桥(今长堤街与东堤街)横跨花楼街之上,约二三年时间改建为石桥,东堤边有一家广益书店,因此而命名为广益桥.花楼街是当时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南来北往的回民来此定居繁衍生息,经
开宗立派于非闇
作者: 介子平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外功夫   齐白石   师范学校   色纸   立轴   内务府   张大千   正白旗   辛亥革命后   曾祖父  
描述: 于非闇,初名魁照。1889年3月22日生于北京。辛亥革命后改姓于名照,字非厂,以字行。闲人、仰枢、非闇、闻人,皆其别署。其原籍山东蓬莱,其父属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母旗人。 于非闇祖宗三代皆清朝举人,均以教书为生,于非闇幼年在家随曾祖父于明保,童年随祖父于钟英,少年随父亲于文森识字读书习画,后在家读私塾。晚年他在《自我绍介》一文中回忆:“我本来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学习些工笔花卉,五六年的光景,只学会了怎样调制颜色,怎么配合衬托,不过在那时,我对宋人的画,已有相当的认识。
终身不仕与九谒崇陵(《林琴南传》中的两章)
作者: 朱碧森   来源: 中国作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梅花   戊戌变法   光绪皇帝   段祺瑞   光绪帝   辛亥革命后   杭州西湖   徐树铮   御史台  
描述: 西子湖畔:泛舟登山、寻觅独径幽梅的补柳翁,面前一条自立不阿之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月,林琴南与同乡林旭、高凤岐等人,从北京乘舟南下,僦屋杭州西湖。人间仙境,又值浓春时节,有多少摄人心魄的好去处。四月初十,林琴南携友同游杭州境内的五云山。独立竹海的洗心亭,小巧玲珑,风霜的痕迹没能掩住它的雅致。亭北一池寒泉,水清如镜,水底缕缕细藻萦回,清晰可数。林琴南伫立泉前。他一定想起了京华,想起了京都的喧嚣。他一定想把从北京带来的满腹烦恼、忧愁,象那西来的泉水一样,泻入池中。泉水映出他的倒影,就象洗心亭前的一块石碑……杭州何以让他如此着迷?他把家从福州迁来,一住三年;曾七次进京赴考不第的举人,从此不图仕进。是大自然的魅力诱惑了他?还是他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启迪?
元宵节话元宵
作者: 高国春   来源: 国土绿化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糯米粉   核桃仁   中华民族传统   汤团   传统节日   辛亥革命后   元宵节   桂花香   花生馅  
描述: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五彩缤纷的花灯,而吉祥食品元宵更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元宵,象征着丰收和睦,如环无端没有尽头。关于为什么要在正月十五吃元宵,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末年,楚昭王在归家途中发现江中漂浮着一白色圆物,船工捞起后献给他,昭王剖开后见其瓣红如胭脂,香味扑鼻,食之,味道甘美。便问左右大臣此是何物,大臣中无人知晓。昭王心中不悦,令人请教孔子。孔子说:“此为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此时正值元古月望,即正月十五,楚昭王心中大喜,便令人每年这天用面粉仿制此果煮熟食之,以图圆满吉祥。从此,正月十五吃元宵便流传至今。不过,史料记载又有另一说。元宵节起源于汉代。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与大臣周勃、陈平等人协力平息了吕后家族的叛乱,因清除诸吕的日子恰是正月十五,刘恒为庆祝胜利,大赦天下,与百姓同乐。在当时,夜又称宵,正月称为元月,于是,刘恒便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当这天,家家户户吃一种用糯米做成带馅的球形汤团,寓意合家团圆、美满幸福。这种带馅的汤团,初时称“汤团子”,后被人们改称“元宵”,一直沿用。明代元宵的制作非常讲究,《明宫史》中就记...
图鉴历史,回眸百年沧桑 丹青为桥,携手共创未来“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部分参展艺术家感言摘录
作者: 万青屴   李奇茂   罗青   连家生   孙蒋涛   蔡布谷   黄光男   苗重安   徐沛君   黄丹麾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历史感   艺术家   中国画   辛亥革命后   海内外   百年沧桑   中华文化   美术作品   美术展览  
描述: 万青(香港大学荣誉教授、著名画家、学者):本次展览内容丰富,容量很大。展览分为三个版块,彼此呼应,结构合理。"追怀篇"里油画作品多是近年的佳作,艺术感染力强,譬如《革命将领黄兴》(林永康作,见本期封三图)无论色调还是对形体的塑
清原封平逆将军多罗贝勒延信的墓地及其后裔
作者: 冯其利   来源: 满族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城郊住宅   朝阳区   二王   平逆   遗址   解放初期   辛亥革命后   将军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伴随着北京城郊住宅区的建设,劲松小区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劲松小区往南发展就进入了清代肃王坟遗址。肃王坟遗址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架松小学的肃武亲王豪格墓地和北京空军八七二八四部队占用的显谨亲王衍璜墓地已在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六日被列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架松村还有三处肃王坟,即大王坟、二王坟、肃忠亲王善耆墓地。大王坟是第二代肃亲王——显懿亲王富寿的墓地,一九八三年五月初电机修理厂搬迁完毕,朝阳区文物保管所将驮龙碑运到了日坛公园马骏烈士墓东侧,旧址仅残存部分松树。二王坟的位置相当于劲松八区八二四楼与北边卫戍区某部之间,大王坟的西边偏南,南边、西边是荒地,北边是警察公墓。辛亥革命后,这里一副颓败之像,墙圈一米来高,砖宝顶一座,地宫砖券。解放初期,住在北京西城航空署胡同的老人禄西禹穷窘不堪,非要卖自己的祖坟地,据说是周总理批准,将二王坟拆除,地宫内清理出明代的青花瓷瓶等,给了老人一百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