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银莲,冰肌玉骨香满地
作者: 朱凤鸣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话片   世修   所依   黄花九轮草   西天山   光里   银莲花   半梦半醒   巴尔鲁克山   赛里木湖  
描述: 赛里木湖南岸所依西天山的缓坡草地上,在幽深的天光里,一眼望过去白花花的一片,那是遍开着一地玲珑的银莲花。慵懒的,娇羞的,打着哈欠的,伸着懒腰的,半睁着眼睛的……所有的银莲花都在半梦半醒之间,所有的银莲花都有着如此坦然气壮的优美。
《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开设设想
作者: 朱燕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开设   提升境界   课程改革   勾勒轮廓  
描述: 在课程改革的鲜明旗帜下,在五彩缤纷的选修课程中,《外国小说欣赏》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位置。由此,以《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为原点,精心编写了校本选修课程。这门选修课程二度开发及开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简洁勾勒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拉卜楞藏族剪纸艺术考述
作者: 丹曲   来源: 西藏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妇女   剪纸艺术   图案造型   法轮   艺术造型   拉卜楞   藏族人   民族特色   造型艺术   考述  
描述: 拉卜楞剪纸艺术,是拉卜楞地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拉卜楞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丰富多彩的鲜美图案,不仅在剪纸艺术中独具表现,且在整个藏族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和民族工艺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具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美学价值。
拉卜楞寺藏经楼所藏工艺学经籍
作者: 张庆有   来源: 西藏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塔   藏经   音韵   经籍   三个方面   工艺学   文字作品   形象   佛像   时轮学  
描述: 、男品、女品、大象品等)。拉寺“工艺学”经籍现存放在“时学院”三楼的佛殿内,现将这二十八部“工艺学”典籍名称翻译如下:
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知秋壶”创作谈
作者: 张彦楠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叶落   宜兴紫砂   创作谈   砂壶   紫砂泥   四季轮回   装饰手法   工艺厂   壶身   桃之夭夭  
描述: 自然有四季的轮转,紫砂创作也有四季的灵感和感悟:立夏,草木,清韵,桃之夭夭,只言片语。春衫薄,青花,红尘梦,时光吟,桃园一梦。每年夏日,都喜欢有一个对紫砂创作静下心来思考的过程。人生四季轮回,犹如
多摩擦轮窑车牵引机
作者: 张云才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紧力   隧道窑   牵引机   摩擦轮   传动机构   钢绳牵引   窑车   摩擦鼓轮   行距离   钢轮  
描述: 也不需要很长时,牵引机的鼓可采用园柱体结构(见图1)钢绳的末端也可固定在鼓轮上.但是一般窑车在回车道上运行距离都较大,钢绳也较长,园
日本艺术家创作象征六道轮回的半透明鲸鱼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六道轮回   艺术家   鲸鱼   毕业作品   日本   创作   雕塑  
描述: 这是由日本艺术家、设计师专业研究生IsanaYamada带来的一个毕业作品,是以佛教中象征着神灵转世、亦即六道轮回为主题而创建的一组立体雕塑,作品名也正被称之为“轮回”。在这项作品中,六只鲸鱼构成
画家刘滨生笔下的道外老宅
作者: 李向群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变迁   独轮车   哈尔滨   画笔   记忆   普通人   城市   油画   精神  
描述: 老道外,是老哈尔滨人心中的一座精神记忆之城,即使陈旧破败,也永不坍塌。对于许多生活在老道外的普通人,都不会忘记这里曾经是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的地方。暑往寒来,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让许多生活在哈市的人们惊讶与感慨什么叫日新月
轮廓线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 朱鹤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   明暗   轮廓线   剪影   结构  
描述: 轮廓线,能表达的不仅仅是“对象的剪影”这个单纯的层面。它的虚实、软硬同样可以像色彩、明暗等因素一样表现空间感。在绘画中,它时而以清晰独立的个体出现在画面中,时而贯穿于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色彩里,它是人们对所察觉到的对象最直接的造型手段,也是造型的最初手段,它构成了油画作品的骨架。
有生命的形体存在:动态雕塑构思策略之我见
作者: 刘海岸   刘心平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尼尼   晃动周期   造型变换   创作构思   达芙妮   博罗夫斯基   鼓风装置   考尔德   轮廓线   运动轨迹  
描述: 回顾艺术史,动态雕塑的概念早在现代雕塑发展的过程中就已出现,比较著名的是雕塑家考尔德创作的一系列风动雕塑作品,风的吹动使雕塑的部件在打破平衡与恢复平衡的过程中变换着位置,呈现出了奇特的视觉效果。而这样的动态雕塑目前在国内还不多,中国的观众还是习惯于欣赏静止不动的雕塑,所以,当看见会动的雕塑时自然感到好奇,因此动态雕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新意。从雕塑家的角度看,动态雕塑的运动性改变了通常雕塑创作时的构思策略。自古雕塑都是静止不
< 1 2 3 ... 31 32 33 ... 144 145 14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