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当代雕塑的跨界倾向
作者: 林梓波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   跨界   超级写实主义   泛化   雕塑观   极简艺术   倾向   当代   雕塑艺术   泛文化  
描述: 当代雕塑的跨界倾向,指超越传统而狭隘的雕塑观念,走向更为宽泛、博大的综合式、开放式的雕塑概念。雕塑的跨界倾向具有多维、多元和开放性
论泥塑《收租院》的顽强生命力
作者: 张幼云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雕塑语言   革命现实主义   超级写实主义   收租   理论空间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雕塑家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描述: 接受历程与顽强生命力的呈现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没有哪一件雕塑作品的接受历程,像泥塑群像《收租院》那般具有传奇色彩:这件泥塑巨作,是1965年随着
艺坛随笔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雕塑语言   革命现实主义   超级写实主义   收租   理论空间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雕塑家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描述: 不谈文化,美术难以构成一部“史” 郑岩在2011年6月3日《解放日报》撰文指出,美国学者杜朴、文以诚新近出版的《中国艺术与文化》一书,标题明确地将“艺术”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联结在一起,反映出中国美术史研究一种时代性的变化。在今天,如果不谈艺术作品本身的形式与风格,美术史将失去自身的意义;如果不谈文化,中国美术也难以构成一部“史”。在这样一个题目下,这部书就不再是一个偏执的系统,而是一种开放性的格局。“文化”一词的包容性和模糊性,还使得这部书所讨论的问题超越了传统美术史的框架。虽然其核心仍旧是美术史,而且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化史,但是读者会注意到,书中不再按照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分门别类地组织材料,而是转向了对于视觉艺术史的叙述。“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概念虽然依旧存在,但作品的技术和物质形态不再是基本的分类标准和叙事脉络,书中的文字常常漫溢出“杰作”的范围,流布于更广泛的视觉性、物质性材料中,而背后的社会历史也与这些作品紧密地联系起来。从20世纪中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同时将“中国”和“艺术”联系起来,才能全面地理解中国艺术,也只有将中国艺术、印度艺术、非洲艺术……考虑进来,才能使美术史学得到更新和发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