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和:工笔重彩画赋色的审美观念
-
作者:
朱宇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中和观
水彩画艺术
色彩效果
工笔重彩画
审美观念
赋色
艺术效果
表现形式
色彩艺术
-
描述:
中和这一哲学观念,对工笔重彩画赋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在工笔重彩画设色意匠的形成方面渗透着中和观念的底蕴。其二,在工笔重彩画的墨色用料、色彩的调和以及具体敷色过程等表现形式上体现了中和观念的丰富内含
-
五彩缤纷——读五人工笔重彩
-
作者:
刘海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美术系
表现手法
艺术本体
工笔重彩
五彩缤纷
水墨山水画
研修班
人人发展
随类赋彩
-
描述:
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其主要样式便是工笔。工笔人物画在绘画史上曾占据着首要地位,顾恺之、张萱、周昉、顾闳中等历代人物画大家都取得了辉粕成就。宋元以来,文人画兴起,水墨山水画和花鸟画取代了工笔人行画的主导地位。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画种、题材空前繁荣,西方油画的引入,使中国画家的人物造型写实能力获得极大提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年画的普及,促使工笔人物作品大量涌现。作品主要特点是抓取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展现出那个时代人们投入崭新生活的巨大热情。画家在创作中往往注重作品的社会性,而忽视艺术本体的发展,表现手法没有太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