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工笔重彩的神韵
-
作者:
张丁亚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山水画
继承与发展
画家
工笔重彩画
洛神赋图卷》
中国画
《图画见闻志》
绘画形式
线条
以形写神
-
描述:
浅谈工笔重彩的神韵
-
神圣的欢乐和逍遥的沉思——看崔进的近作
-
作者:
黄专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现实
直觉经验
浪漫主义
洛神赋图卷》
现代主义
作品
超现实主义
《希腊古瓮颂》
历史化
视觉艺术
-
描述: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现成性、消费性图像的世界中,现代主义抛弃了视觉艺术的叙事性和情节性功能,我们几乎不再理会那些潜藏在图像背后的历史隐喻,对图像的直觉经验代替了对图像的视觉阅读,而崔进的作品似乎在努力恢复我们的这样一种视觉功能,即恢复我们“阅读”绘画的能力。 表面上看起来,崔进的作品是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和夏加尔式幻想、抒情、纯朴风格的综合。但如果更深入地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他的兴趣其实始终都在于为画面营造一种东方式的泛神论气氛,他的作品基调是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它们总漾溢着一种民俗性的欢愉,但为了避免使这种欢愉流于纯感官的刺激,他又总是小心地使其控制在一种诗性的和历史化的背景之中,在几幅为他的艺术
-
游三峡随想
-
作者:
卢忠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长江
航标灯
社会形态
昭君出塞
屈原
孙中山
西陵峡
诗词歌赋
脍炙人口
-
描述:
不计其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笔者仅仅选取游三峡的几个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弯弯的河道 航船进入三峡,忽而大山挡道,江流受阻,忽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说九曲黄河,其实长江又何况不是同样如此。 面对弯弯的河道,于是余有叹矣:造化无穷的魅力,尽在“曲”中。
-
谈谈电视的“意境”意识
-
作者:
耿渭华
来源:
视听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课题
电视画面
诗词曲赋
声画并茂
审美范畴
接受对象
艺术传统
电视语言
小草在歌唱
风雨归舟图
-
描述:
意境是我国文学乃至艺术传统中锤炼出来的独特的审美范畴。诗词曲赋以及绘画雕塑,无不蕴含美的意境。意境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课题和最高境界,其目的是真实地表现主观审美情趣,重点在创造诗一般的境界,引发接受对象的思索和想象。
-
随气运色——谈工笔重彩的“彩”
-
作者:
黄培杰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运
中国画色彩
自然色彩
艺术感染力
工笔重彩
色彩魅力
运用
意象色
生命力
随类赋彩
-
描述:
中国画作为民族的传统绘画,工笔重彩占了相当多的比例,其中许多作品的用色之道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簪花仕女图》中朱砂与自的运用,《韩熙载夜宴图》中灰色的运用,《千里江山图》青绿的运用,都与真实的自然色彩拉开了相当大距离,但却都给人以完美的真实之感和一派生机,给人以永恒的色彩魅力。如何使工笔重彩保持民族特色又吸收外来营养,不偏向工艺画又不偏向日本画而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向前发展,对于这种艺术形式重要因素"彩"的探讨,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我以为"气"的概念是使"彩"能在中国画体系中充分显示真面目的思
-
中国画色彩试析
-
作者:
黄培杰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
阴阳二气
一画之法
中国画色彩
《历代名画记》
阴阳平衡
师法造化
“一画”
意象色
随类赋彩
-
描述:
中国画的工笔重彩画色彩较之于淡彩画对墨的依附性较小,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独特的用色规律。以重彩画来说明中国画的色彩比较容易清楚。古代画论有‘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之说,若单看“随类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