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赋】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陶瓷艺术作品创作的符号学行为模式研究
-
作者:
蔡锐
余斌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赋值
作者与观者
行为模式
取值
符号学
-
描述: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究了陶瓷创作的符号学行为模式,对于其行为的内在运动逻辑剖析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
景德镇陶瓷制作与生态景观的演变
-
作者:
詹嘉
何炳钦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禀赋
演变规律
陶瓷制作
生态景观
-
描述:
土地利用和地表过程相互作用,自然-经济-文化相互联系,矿产-水文-技术过程相互耦合,使物质与能量发生转换,导致景德镇陶瓷制作与生态景观的演变,文章通过文献辨析、实地考查、分类研究,重点探讨驱动因子选择与关键因子甄别、不同驱动因子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功能和效应等,揭示陶瓷制作的驱动力空间配置与生产力布局,勾勒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史轨迹,提供陶瓷陶瓷文化生态景观形成机理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
熊金荣作品欣赏
-
作者:
熊金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神赋
古柏
御苑
作品欣赏
-
描述:
熊金荣作品欣赏
-
从《秋日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观“诗赋外交”
-
作者:
王丽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贡
怀风藻
诗赋外交思想
-
描述:
本文基于文本学的视域,通过对现存域外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秋日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为对象,分析研究中国"诗赋外交"思想在其中的表现.
-
基于一种组合赋权方法的物流园区选址研究
-
作者:
夏辉
胡继平
徐琤
来源:
科技和产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合赋权
物流园区
区位选择
-
描述:
以物流园区的区位选择为研究背景,给出了一种权重确定模型,既照顾到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和决策的客观真实性,又充分利用各方案评价指标值的数量特征,从而确定指标的权重,得出各备选区位的优选排序。作者给出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最后运行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陶瓷人物绘画的精神内在
-
作者:
钟冬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现代陶瓷艺术
线描艺术
艺术特性
洛神赋图
明暗变化
粉彩瓷
以形写形
艺术形式
装饰形式
-
描述:
自从人类启蒙了用图案表达其意时,绘画时代也就开始启蒙并逐渐走向成熟,不论是古代的壁画、雕塑还是陶画,我们都能从绘画所表现艺术特性里找到创作者自己的"影子",这证明了创作者都想通过绘画这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
-
陶瓷人物造型艺术的精神内在
-
作者:
顾月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人物造型
基本骨架
洛神赋图
明暗变化
粉彩瓷
以形写形
形态结构特征
以形写神
装饰形式
-
描述:
陶瓷人物造型艺术吸取了中国画的艺术精华,以"以形写神"的造型原则,使人物画的造型很早就脱离了以形写形的束缚,既不拘泥于形物,又不特别看重视觉对象的真实,丰富和完善了陶瓷艺术造型。在陶瓷人物造型艺术中"线"起着主导作用,线作为人物造型的基本骨架,明确肯定地概括表现了人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形体质感,并且具有强化内在神态特征的功能。同时,线的使用又寄托了画家的情愫,
-
陶瓷装饰的“随类赋彩”刍议
-
作者:
候政
吴小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材质美感
金属氧化物
自然色彩
艺术效果
陶瓷绘画
理性化
矿物颜料
中国绘画
随类赋彩
-
描述:
南朝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首举六法论,其中谈及随类赋彩。所谓随类赋彩,即指根据各种不同对象,准确地敷彩涂色,以增加其形象性,质感性和真实性,达到妙合自然的艺术效果。陶瓷装饰所用的色彩,大多为矿物颜料
-
美国人权外交的思想渊源
-
作者:
吴国华
吴俊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渊源
天赋人权观
天赋使命观
人权外交
-
描述:
人权外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卡特政府正式提出并实施人权外交以来,人权外交开始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和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对美国人权外交政策产生的思想渊源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人权外交。
-
关于景德镇塔前至赋春断陷带地热资源的浅析
-
作者:
黄烈
董寅
吴文瑞
来源:
低碳世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塔前至赋春
成因分析
开发远景
-
描述:
地热资源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在简述塔前至赋春地热区地质构造背景、地质环境条件及成因基础上,对塔前至赋春地热资源分布特征、有利部位进行分析,为寻找塔前至赋春地热资源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