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议意象油画中的传统绘画特征
作者: 戴斌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特征   中国传统绘画精神   意象油画  
描述: 由于传统意象精神是我国特有的美学思想,因而对于中国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的时候,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的灵感也是形成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必然选择。意象油画其表现语言具有油画艺术
隧道窑温度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及应用
作者: 矫轲   魏志   林红权   来源: 科技与创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元素   向心性   均衡原则   感受力   战国时期   色块   分散性   一朵花   人物形象   集中性  
描述: 隧道窑温度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及应用
新疆漫游之塔城印象塔在哪里?
作者: 佟鸿举   来源: 科技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游   塔城   几何图案   四方形   新疆   清真寺   印象   塔身  
描述: 来到新疆塔城的人会问“塔在哪里?” 花坛和绿树掩映的双塔公园确有两座塔,双塔相隔不到30米。东侧的塔原为塞提喀玛勒清真寺宣礼塔,始建71885年。这座塔的基部塔座呈四方形,塔身为八角形,装饰有砖雕的几何图案。西侧的塔原为哈纳喀清真寺宣礼塔,始建于1910年,底座、塔身、塔顶均为八角形。塔身每面都有砖雕的5组浮雕,或花卉,或菱形、拱形窗棂显得素雅庄重,气度非凡。
王凤华雕塑作品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形象   速塑   大学美术  
描述: 王凤华雕塑作品选登
马莉的油画
作者: 翟永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探索性   业余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专属权   艺术标准   诗画同源   专业性   油画  
描述: 这是一个消解专业领域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艺术的专业与业余界限不断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业余艺术爱好者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参与到艺术的创作中。艺术的专业性也在这种不断校正的艺术标准中得以改变,至少这样的专属权利已经不再能束缚业余创作者的想象力和探索性。
凝固的音乐——建筑·雕塑
作者: 喻琼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图案   左右对称   彩绘   连续性   雕刻   战国时期   手法   动物形象   漆器  
描述: 凝固的音乐——建筑·雕塑
在淡死的灰里寻出当年的火焰——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的雕塑家生涯
作者: 赵健雄   来源: 江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象征主义诗歌   白话文运动   现代主义   写实主义   雕塑家   李金发   雕塑艺术   孙中山   林风眠  
描述: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才知道中国新诗史上有个李金发,是象征主义的鼻祖,却并不知道其时他已在美国去世。我不怎么喜欢李金发的诗,以为语言不够顺畅,这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法国开始写诗的他与国内白话文运动是隔膜的。后来到了戴望舒手里,象征主义诗歌方真正显出了神韵,而戴乃我最喜欢
面朝黄土背朝天:文忠其人其画
作者: 杨军   鲁明军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甘肃省   兰州铁路局   产业系统   生命意识   作品   美术家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乡土风情  
描述: 在蒋文忠成为画家之前,曾经插过队,当过泥瓦匠。但这一切并没有磨钝他的艺术感觉,相反却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之一。1979年,他开始拿起画笔,用油彩表现对生命和人生的体悟。1994年,到西安美术学院进修。1997年由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兰州铁路局文联在甘肃省画院联合举办《蒋文忠油画作品》个人展。1998年油画《丰收之后》参加全国产业系统艺术大展在北京美术馆展出。嗣后油画《争分夺
基于颜色釉为实践对象的创造性认知
作者: 潘寨民   周律成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物象   形态   介质   发色   颜色釉  
描述: 颜色釉发色的形态与自然物象的形态存在着模糊、内隐的对应关系。把颜色釉发色形态与自然物象结构的对应关系提炼为具有视觉和审美价值的图像,回归材料、语言、形式与自我的探索之路是有价值的创新。本文以陶瓷艺术
曹春生陶瓷艺术作品
作者: 曹春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模板   传统   创作状态   艺术作品   艺术处理   陶瓷艺术   雕塑   土壤   创新智慧  
描述: 曹春生语录1、雕塑作品应远观有势,近看有味。势是一种夺目的形态体现,味是可品可赏的细节艺术处理。2、传统模板下创作的雕塑作品是难于创新的,无论技艺再精湛、雕塑形象再生动,都无法跳出传统框框,有似曾相识之感,难以显现个性,也就谈不上创新。
< 1 2 3 ... 75 76 77 ... 80 81 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