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0 条
-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
作者:
陈明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体系
似与不似
水墨人物画
大唐气象
写意人物画
古典油画
造型
断想
-
描述:
抽象的东西。似与不似之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何况,好的写意人物画离不开“有意味”的形式(造型)。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的人物画为什么好?有大唐气象,华丽、雍容、大度,气韵飘举。陈洪绶、吴昌硕的人物画为什么好?古拙、雄奇、
-
冰摧霜折傲骨在 漫天风雪写梅花——评赏李山所作风雪红梅水墨画
-
作者:
张启胜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傅小石
审美意蕴
意味隽永
潘天寿
折枝
人世沧桑
画中
审美意象
审美价值
李山
-
描述:
中国人对梅花的偏爱是一种历史文化意识的反映,诗人最早以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向与情怀。自宋代有折枝花鸟画以来,很多画家以梅花为题材,由工笔写真到后来的文人画的写意,这些作品一般用"以形写象
-
英伦初印象
-
作者:
陈啸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散文
现代文学
《英伦初印象》
-
描述:
2016年8月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历了16个小时的飞行,穿越亚欧大陆,第一次踏上了遥远的英国土地。我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心,用眼睛和笔记录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其中一些片段,被匆匆定格为一张张相片留存了下来
-
源于生活的艺术再现——赵光明油画作品赏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商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油画家
作品赏析
艺术再现
解放军艺术学院
新疆风情
画面构成
学会会员
艺术形式
天然优势
-
描述: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越来越得到国人的喜爱,它的天然优势毫无疑问不可替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画的欣赏者越来越多,进入欣赏油画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对油画家来说,外部的要求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对于自身修养和才华的考验。成功的作品是一种蜕变。许多人把画家分为“业余”和“专业”,其实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只要画出精彩的作品,才是对自己努力的最好奖赏。
-
源于生活的艺术再现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商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油画家
作品赏析
艺术再现
解放军艺术学院
新疆风情
画面构成
学会会员
艺术形式
天然优势
-
描述: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越来越得到国人的喜爱,它的天然优势毫无疑问不可替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画的欣赏者越来越多,进入欣赏油画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对油画家来说,外部的要求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对于自身修养和才华的考验。成功的作品是一种蜕变。许多人把画家分为“业余”和“专业”,其实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只要画出精彩的作品,才是对自己努力的最好奖赏。
-
如何塑造如法的现在佛像?
-
作者:
冷山
来源:
中国商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象
文化委员会
艺术风格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艺术空间
中国美协
视觉艺术
三十二相
-
描述: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城市雕塑文化委员会聚集了一批讲操守有才华的艺术家,他们以各具特色的雕塑艺术作品,美化着城乡大地和公共艺术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高雅的视觉艺术享受。他们的作品充满执着的艺术追求和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民众的喜爱。本期推出冷山、曹智勇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发表他们对造型艺术的深刻感悟,以飨读者。
-
浅浮深刻随心见性 刀痕法度旨在移情
-
作者:
曹智勇
来源:
中国商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象
文化委员会
艺术风格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艺术空间
中国美协
视觉艺术
三十二相
-
描述:
纸外之美术,可视之外,尚可多面接触,全面观摹,雕塑则为其中重要一种。 雕塑,刀锋所指,斫赘去繁,留精存美,是为雕,可谓之减法艺术;殖骨补胎,层层叠加,臻于至善,是为塑,可谓之加法艺术;加而后减,减而后加,亦成,可谓之混合运算。老子云,道之生一,一之生二,三则万物生焉,是此理也。 不才作此“加减法”作业三十余年,不可谓少,虽乏善可陈,然颇多感慨。
-
影像话题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摄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攀爬
中国电信
旅游过程
旅行社条例
形象塑造
图像传播
阿勒颇
国家旅游局
胜利山
危机公关
-
描述:
征服的成本,留念的代价“攀登雕像并留念”,人们对外出旅游过程中的这一拍照套路想必不会陌生,有的人甚至习以为常。但在8月,两名过去因为如此拍照而被国家旅游局写进黑名单的游客再次获得了关注。2015年,陕西游客李某在吴起县胜利山景区内,攀爬红军雕塑照相,被其他游客拍照记录后在网上传出;而四川游客唐某在青海某景区游览时,攀爬主题雕像照相,并将照片在网络上传播。根据新近合并修订的《旅行社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两
-
现实·空间·面目
-
作者:
郑知渊
来源:
中国摄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攀爬
中国电信
旅游过程
旅行社条例
形象塑造
图像传播
阿勒颇
国家旅游局
胜利山
危机公关
-
描述:
法国19世纪艺术史论家丹纳在其所著《艺术哲学》之《希腊雕塑的诞生》一章中,对古希腊雕塑的特征进行了如下描述:“头部没有特殊的意义,不像我们特别注意沉思默想的宽阔脑门,心情不快的紧蹙的眉毛,含讥带讽的嘴唇的皱痕。眼睛没有眼珠,脸上差不多没有表情和光彩。没有骚动的情绪,几乎永远处于安静平和状态。肉体自有肉体的庄严,绝对没有超出肉体生活的习惯,欲望和贪心。
-
浅谈写意油画
-
作者:
田薇伦
来源:
西部皮革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油画技法
中西结合
意象油画
-
描述:
艺术是一种创造美的特殊的精神生产。中国古典美学认为,"美"在"意象","意象"是艺术的本体和生命。近年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突飞猛进,形成了异常活跃繁荣的局面。本文就意象油画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