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19 条
-
浅析陶瓷雕刻之美
-
作者:
张云波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创制方法
审美感受
陶瓷艺术设计
造型艺术
人类文明史
形象艺术
雕刻艺术
-
描述:
雕刻一直是陶瓷艺术设计的重点内容.是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是在陶土上进行雕、刻、塑、堆等多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陶瓷雕刻是可感、可视、可触,具有一定空间的形象艺术,是一门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
-
近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
作者:
李文娟
来源:
神州(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现代油画
审美意象
-
描述:
在油画艺术中,色彩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又是油画艺术语言的重要表达形式。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通过不同色彩的灵活运用来向观赏者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在油画中情感表现的影响,情感表达的内涵,以及中国油画艺术中情感色彩的体现三个角度,并结合色调的选取等问题,对油画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
-
浅谈琢玉心得
-
作者:
林海芳
来源:
神州(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想象
语文学习
小学
-
描述:
石之美“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就是说玉本来是石头,在数千年漫长的人类活动中,它的坚硬,美丽逐渐被人类认知并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形成了文化,才有了玉、石之分的概念,这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没有人的认知也就没有玉,所以谈玉离不开人,谈人离不开玉,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玉文化。从此玉有了灵魂与生命,它在人类面前变得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或收藏于室内,或把玩于掌中;或佩带于自身,无一不是一种体现个人身份与文化层次、规范自我行为、展示私家财力,进而美化个人生活及生活空间等等。
-
圣诞树:俗从何日始 树应何时竖
-
作者:
鲁轨
来源:
神州民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装饰品
节日气氛
节日期间
俗
象征性
圣诞树
圣诞节
-
描述:
在西方重要节日圣诞节期间,很多家庭都会摆上一棵象征节日的圣诞树,并挂上五彩闪烁的灯饰和装饰品,把象征性的天使或星星放在树的顶上,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节日期间,除了在自家客厅,在公众场所也是到处
-
弗兰德尔之春
-
作者:
海克尔
来源:
审计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风格
创始人
海克尔
表现主义
兰德
象征性
主观感受
表现对象
-
描述:
油画(82.7×96.7cm)海克尔是德国表现主义"桥社"的创始人之一。崇尚北欧的表现风格,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象征性地表现对象,色彩强烈、线条粗犷、笔触泼辣恣肆。《弗兰德尔之春》是画家美学主张表达
-
基于中西方绘画色彩的当代中国工笔重彩画研究
-
作者:
折文菁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体系
理性科学色彩观
当代中国工笔重彩画
意象哲学色彩观
-
描述:
绘画具有时代性,当代工笔重彩画应该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的审美特征,而且应对已有的成就进行创新,尤其是在色彩运用方面。中国绘画自元代以来,水墨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中国绘画一直倡导无色或单色的意境和韵味,但现代社会处于五彩缤纷,霓虹丰富的时代,对我们的绘画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色彩问题成为当代工笔重彩画变革首要考虑的问题出发,通过对中西古典绘画色彩特征的分析,提出当代工笔重彩画融合中西方绘画色彩观的有效途径,目的使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
清象牙丝编织凤穿牡丹图团扇
-
作者:
暂无
来源:
乐活老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东地区
传统工艺
牡丹
扇面
象牙
地方官吏
编织
团扇
-
描述:
扇面为芭蕉形。扇边包镶玳瑁框,绿色画珐琅花蝶纹柄。扇面用细如篦丝的象牙丝编织而成,牙丝宽不足一毫米,却孔隙均匀,平整光洁,拼合天衣无缝。其上又镶嵌染牙浅浮雕凤凰牡丹,细腻华美,色彩明丽。象牙丝编织为广东地区传统工艺品种,此扇应为地方官吏进贡的贡品。
-
文玩核桃怎么玩
-
作者:
屈梦夏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强身健体
帝王将相
核桃
社会现象
才子佳人
古玩市场
鼎盛时期
-
描述:
为有一对玲珑剔透的核桃而自豪。到了清末,当时京城曾传言“贝勒手上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宫内玩赏核桃之风更甚。文玩核桃由功能性需要、健身需要,慢慢成了社会现象,一种记号。
-
版画 伤痕艺术
-
作者:
寒一一
来源:
时尚北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国画
艺术
现代人
伤痕
版画
油画
-
描述:
版画不算流行的画种,现代人要么去学国画,要么学油画去了。也是,现代人对版画的印象是古老、呆板,缺乏想象力。作为版画狂热爱好者的小k说,他着迷于版画,是源于自己对肌理和制作有质感的画面的强烈兴趣。他说
-
眩晕线条打造空间幻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眩晕
奥地利
沉浸式
艺术家
视觉感受
公共空间
线条
幻象
-
描述:
奥地利艺术家彼得·科格勒(PeterKogler)擅长利用扭曲的线条重新定义公众对公共空间的视觉感受。艺术家通过在建筑和新媒体的交叉点上进行创作.构建出兼具雕塑元素的沉浸式环境.
<
1
2
3
...
59
60
61
...
80
81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