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漫话城市雕塑
作者: 那守第   撖玉琨   高珊   来源: 宁夏画报(生活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塑像   审美意识   艺术形态   艺术创作   雕塑家   作品   城市雕塑   审美意象   城市建设  
描述: 的一个标志。艺术是人类自觉的精神生产。城市雕塑以其特有的创作方式、展示方式和欣赏方式,显示了人类心智的创造力。它以形象的语言使人们得到审美的情感愉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青藏高原上的彩虹—土族刺绣
作者: 李友友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服饰   象征   刺绣   青藏高原   土族服饰   互助县   民族服饰   彩虹   花纹图案   土族语  
描述: 脚踏高原,双手高举盛满麦粒的笸箩正在扬场,七彩的服饰在蓝天白云和绿色的大地衬托下艳丽夺目,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心中自此留下了土族情结。真正遇到土族是在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那
我的“青花水饺”
作者: 王树辉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团聚   饺子   释放   民俗美   水饺   作品   世界和平   青花   传统文化  
描述: 饺子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俗美食.一次偶尔的水饺宴.铸就了我现在的作品——青花水饺。它不仅代表了喜庆和祝福,又是世界和平和团聚的象征。这不仅释放了我的情怀.同时让中华古老灿烂的水饺文化.在新的世纪更加发扬光大.也希望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忆.对传统文化一个新的感受。从此围绕着这个主题完成了我的一系列创作。
志愿者的“盛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引导员   啦啦队   悉尼奥运会   服务对象   运动员   工作人员   志愿者   比赛   北京奥运会  
描述: 比赛间歇,劲歌热舞、活力四射的奥运啦啦队,急匆匆跑上跑下擦拭地板的工作人员;运动员转场时,微笑着举着标牌的引导员;颁奖时,穿着青花瓷礼仪服、端着奖牌和鲜
澄怀味象 超越鼎新:中国绘画转型期内的当代工笔画
作者: 乔宜男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西方科学   工笔画   转型期   当代形态   中国绘画   传统形态   澄怀味象  
描述: 的健康发展,我刊本期特开设专栏,邀请部分理论家与画家,对当前工笔画的热点问题与现象进行讨论,从理论层面探讨工笔画的发展方向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卡迪夫大学格兰摩根大楼
作者: 彭建东   于立   来源: 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城   建筑设计   起源   地区发展   象征着   风格   共同设计   摩根   雕塑   采煤  
描述: 两组由Albert H Hodge(1875-1918)创造的雕塑群,表述了这个地区发展和富裕的起源:一组象征着海洋,另外一组体现了采煤。格兰摩根大楼于1912年开始使用。1889年至1971年期间,
给学生一片遨游的蓝天
作者: 杜丽宏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想   学生   想象   作文心理   状态   培养   小学作文教学   社会生活  
描述: 们会求教于老师,这样老师在简明扼要的点击后,他们会对讨论的问题印象更深刻,思路更清晰。同时,有的学生还会借助电脑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语文课上的小组讲座,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天空,比命令式的布置效果要好
透过两部《孔子》读孔子
作者: 祁春静   李翔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形式   戏剧舞台   形象   诗词   文学创作   《孔子》  
描述: 孔老夫子的形象扎根于炎黄子孙的心底,孔老夫子的形象外观于各种庙堂殿内,有画像、印制、刻石、雕塑等几十种类型;孔老夫子的形象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孔老夫子的形象在文学创作中除了诗词中的描写外,还有用小说形式刻画的。用小说形式描写孔子,最有影响的应首推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长篇小说《孔子》,他创作的这部
幽默风趣的“十字令”
作者: 娄国忠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幽默讽刺   教育意义   社会现象   幽默风趣   开头  
描述: “十字令”一般指是以数字一至十开头,组成十句为一组的一种小令。一些风趣横生而又读来顺口的“十字令”,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物特定的神态,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含有幽默讽刺的教育意义,流传极广。有一则是描绘股民
小议动词在写作中的应用
作者: 王少栋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动形象   写作   “活”   应用   动词  
描述: 写作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要求把人、把物写活。那么“活”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怎样写才能称之为“活”呢?从直观的、形象的角度来看,人和物“活”的主要标志是“会动”、“能动”。动词是体现人、物这一特征的主要
< 1 2 3 ... 41 42 43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