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太极”到“人间”——朱铭的雕塑之旅
作者: 王晓松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彩绘   台湾   艺术家   写实主义   太极   作品   意象   现代主义文学   雕塑  
描述: 2006年1月21日,朱铭在台湾美术馆举办"彩绘木雕展"个人雕塑展览。对众多大陆艺术界的同仁来说,朱铭这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字,直到最近(4月2日—4月26日),中国美术馆为朱铭举办了个人雕塑作品展才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稍补些微缺憾。
意象油画探索
作者: 鸥洋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抒情意象   油画民族化   广州   拓荒者   中国化   展览   新探索   作品   中国文人画  
描述: 展览名称:意象油画探索20年——鸥洋作品展展览时间:20071月18日至1月29日1985年我开始“意象油画”语言的探索,至今已坚持20年了。前不久,《广州日报》的记者吴聿立曾对我作了专访,登在《广州日报》上,标题是《鸥洋——东方抒情意象油画的拓荒者》。
刘仁杰油画近作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表达   生活场景   城市农民工   艺术世界   写实油画   生活现象   早期作品   人与自然  
描述: 刘仁杰油画近作展
通惠河之夏(油画)
作者: 谭涤夫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表达   生活场景   城市农民工   艺术世界   写实油画   生活现象   早期作品   人与自然  
描述: 通惠河之夏(油画)
赵峥嵘
作者: 吴杨波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中央美术学院   毕业   本科   画面   肌理   面结构   作品   油画   研究生  
描述: 1971年生。1998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基础部。很难将赵峥嵘作品进行归类,观众也很难立刻读懂作者在画面背后隐藏着的深意。赵峥嵘作品属于具象范畴,但对于画面结构和肌理层次近乎狂热地追求,却使
孙滋溪与《天安门前》
作者: 朱亮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工作   油画民族化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   天安门广场   对称   人物形象   美术馆   中国油画  
描述: 艺术家介绍孙滋溪,别名孙奚。1929年生于山东省龙口。早年在解放军部队从事美术工作,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后为版画系插图工作室主任、教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著名画家、教育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
作者: 朱亮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创作   大学教育学院   形象   刘胡兰   南京大屠杀   中央美术学院   冯法祀   中国工农红军   徐悲鸿   美术馆  
描述: 艺术家介绍·冯法祀别名"骆风"。1914年农历四月二十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裴家岗。1933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师从徐悲鸿、颜文墚、吕斯百、潘玉良等人学习油画。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身于抗日运动,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1938年,在陕北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抗日演剧队",在广西一带创作抗战美术作品。1946年被聘为"北平国立艺专"副教授,协助徐悲鸿主持教学工作。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被聘为教授、绘画系主任。代表作有《刘胡兰就义》、《南京大屠杀》、《捉虱子》等。
谈古诗词的“含蓄之美”
作者: 张坤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字里行间   反衬   景物   凉州词   古诗词   无穷   挂角   无限   寄托  
描述: 古诗特别注重含蓄之美。司空图在《诗品》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中说道: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我们
画到生处是熟时——顾维群的油画艺术
作者: 周博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调   民国   油画艺术   布面   发现   技巧   作品   徐悲鸿   后印象派   代油  
描述: 初见顾维群的画,婉约雅致,像是江南小品,有民国老油画的味道,还以为是与卫天霖,许幸之一个时代的人,再读他的生平经历,才发现原来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画家。以前,看惯了老一代苏派油画家们的写实和灰调子,以为那一代油画家都应该是那个样子。比较顾维群的画,先前想法看来还是过于先入为主了。
“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在京举行
作者: 亦乙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肖像   形象   中国画学   水墨画   艺术展   工笔重彩画   中央美术学院   肖像画   中国油画   对话  
描述: "中国油画学会.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联合主办的"形象对话一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于2007年12月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汇集了52位分别在油画,工笔重彩、水墨领域里具有一定代表性画家的156幅肖像画作品.是一次高水平的专题性学术展览。
< 1 2 3 ... 39 40 41 ... 43 44 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