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陆国英访谈
作者: 夏燕靖   史洋   陈瑞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舍拉   演化论   象徵主义   鲁东   宗教   装饰   舒禾   自然  
描述: 陆国英教授和她的先生徐近慧 [1] 教授居住在南京江宁一处环境优雅的小区内,她说虽然这里比较偏远,但他们喜欢这里安静的环境。陆老师的慈祥、和蔼让我们印象深刻,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位容光焕发的老人竟然
苏州美专记事四篇
作者: 薛企荧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舍拉   演化论   象徵主义   鲁东   宗教   装饰   舒禾   自然  
描述: 点滴记事——回忆颜文樑校长 [1] 上一个世纪身名鹊起的周瘦鹃,家住苏州王长河头。他家建有爱莲堂,更有精心培育、遐迩闻名的盆景置于园中。素不相识的爱慕者,无需介绍,便可登门拜访参观。师母稍一接应,便
颜文樑绘画艺术研究
作者: 沈建华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舍拉   演化论   象徵主义   鲁东   宗教   装饰   舒禾   自然  
描述: 颜文樑自幼就表现出很高的绘画天分,后来他不仅自己深研西画,还创办了苏州美专,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是中国近代艺术史上德高望重、造诣深厚、风格独特的一代宗师。本文主要以颜文樑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为线索,将他的绘画风格分为两大阶段:再现写实和表现写意阶段;同时,又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了颜文樑风格形成和转变的原因:追求"美"的绘画思想对其风格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族风格的影响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最后总结了颜文樑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影响,其中包括他在全力引进西方油画和油画中国化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第二代、第三代油画家产生的影响等。
颜文樑绘画记事三篇
作者: 陈士宏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舍拉   演化论   象徵主义   鲁东   宗教   装饰   舒禾   自然  
描述: 颜文樑与陈士宏我国现代美术奠基人颜文樑大师生长于画家家庭,自幼酷爱艺术,喜欢写实的、逼真的西洋画。他于1920年所画的粉笔画《厨房》入选1929年巴黎春季沙龙并获荣誉奖,为中国画家在国际上首次获奖。1922年,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培养了许多艺术人才。他非常勤劳,在校务教学占了他很多时间的情况下,一生从事创作,画了很多形神兼备、引人入胜的传世佳作。他也不断地进行油画技法的科学研究。他的油画构
颜文樑艺术创作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他的全部优势和缺陷都是自己的
作者: 顾丞峰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舍拉   演化论   象徵主义   鲁东   宗教   装饰   舒禾   自然  
描述: 本文综合各家关于颜文樑创作阶段的分期,提出自己的分期。探讨了颜文樑作品与印象派的关系、颜文樑作品与中国艺术传统的关联。对颜文樑油画是习作还是创作的做出判断。最后对颜文樑在中国现代美术历史上的定位问题上,通过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的比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颜文樑绘画艺术“求真至美”之美学趣味初探
作者: 商桦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舍拉   演化论   象徵主义   鲁东   宗教   装饰   舒禾   自然  
描述: 一以贯之的"求真实"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体现了他善于观察真实的客观世界,尊重自然形象与定律,并能在自然中不断地发现美与表现美,在绘画中力求达到真、善、美统一的追求目标,体现了他"求真至美"的美学趣味
摩社考
作者: 张若谷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舍拉   演化论   象徵主义   鲁东   宗教   装饰   舒禾   自然  
描述: "摩社"是法文,"文艺之神"Muse的译音。也有人译为"缪斯","米赛"。或"弥洒"的,种种译名,不胜枚举。"摩社"的原来辞源,是含有"幽思"的意义。有许多艺术的专门名词,是从这一个字义脱胎出来的:譬如音乐为"摹西克"Music,译意即"摩社之艺",博物院与油画馆为"摩社盎",译意即"摩社之殿"等。在希腊神话中,共有摩社九尊,这九尊文艺之神,都是女性,她们都是宇宙之主茹比德Jupiter的女儿,她们的母亲是记忆之神曼摹辛Memoayme,她
走近神秘雕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化   社会发展   神秘感   审美观念   雕像   艺术感   历史记载   雕塑  
描述: 历代雕塑遗产反映的是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存在的信仰、制度、文化与艺术!雕塑被誉为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雕塑作为考古依据它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历史记载,雕塑也体现着一代一代人的向往追求
浅析雕塑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意识
作者: 崔立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累素材   艺术价值   心理状态   文化艺术修养   表象   创作过程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心理意识  
描述: 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其价值不完全在于形式和表象本身,因为形式和表象,并无太多艺术价值,只有当其具有感知世界的功能和具有思想时,才能真正称其为艺术工作。好的雕塑作品正是这样,只有我们通过形象思维活动
论环境雕塑对城市人文环境发展的作用
作者: 孙晓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脉   城市空间   城市形象   城市公共空间   环境雕塑   城市居民   城市公共艺术   人文精神   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雕塑  
描述: 美学理论家万书元说过:"雕塑使得一座城市的精神意义、文化象征意义、纪念意义和景观意义,相互交织又相辅相成,雕塑升华了城市,而城市从培育的意义上催生并建构了雕塑……"环境雕塑一方面能够表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还代表城市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精神,在城市公共艺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 1 2 3 ... 34 35 36 ... 92 93 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