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初 澄泥砚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兰德   艺术现象   宫廷贵族   体积感   巴洛克艺术   委拉斯开兹   画中   贵族们   鲁本斯   黑白对比  
描述: 尺寸:直径18.7cm 成交价:RMB 322,000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春季拍卖会 素研圆形,造型优美,线条工细,砚池为圆槽,绕砚身一周,铭有“杨季初”篆书款。 杨季初,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宜兴人,制菱花紫砂壶,与陈汉文齐名,深谙绘事六法,又雕塑之能手,其文化学养非一般陶人所能及,所制紫砂笔筒,多绘人物、山水,独具特色,为时人宝之,曾入值内廷,制御用文房用品。
审美的陌生化和重塑——解读当代艺术的极端
作者: 宋增刚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兽派   杜尚   一九   审美观念   莫迪里阿尼   埃尔   艺术语言   罗马时期   波普艺术   后印象派  
描述: 作品便被认为是色情的,不仅无一售出,而且展览也被警察强行关闭。与此同时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埃尔》的问世又在另一面极端的挑战,以一个又老又丑的妓女形象炸开整个艺术界的言论,挑战了审美
中国山水画的造型研究
作者: 陈贲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物象   意象造型   似与不似之间   造型观念   对景写生   以形媚道   物质材料   外师造化   造型手段   风情画  
描述: 也属于其中一种门类,中国山水画它讲究以形媚道,寄物明志。意象造型是中国山水画的造型基础,它有别于西方的风景画、风情画,它的造型手段主要是以线为主,线是中国画的灵魂。同时讲究在对客观物象写生的时候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提倡对客观物象的直接描摹,讲求形而上的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追求。
沧浪亭畔 静水流深——略论罗尔纯的油画艺术
作者: 练春海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丹纳   艺术道路   黄永玉   环境决定论   文艺理论家   吴冠中   后期印象派   罗尔纯   沧浪亭  
描述: 罗尔纯出生于湘西的一个小镇。那片极富传奇与神秘色彩的中国土地,既出过百折不挠的名臣曾国藩,也出过才情绝伦的沈从文和一代“鬼才”黄永玉。以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的观点来看,罗尔纯也是环境决定论的又一个绝佳范例。生长于湘西这样一个文化与信仰都极其多元化的中国西部地区,一方面造就了罗尔纯在情感体验上的细腻知觉,另一方面又形成了
冷热相济与兼收并蓄——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导演阐述
作者: 黄凯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聂小倩   古典文学名著   女鬼   舞美设计   西方音乐   音乐主题   艺术形式   导演阐述   人物形象   宁采  
描述: 任何艺术形式引进到新的土壤来,要在这块土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都要与这片土地上的内容结合,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这块土地上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油画如此,芭蕾如此,话剧亦如此。音乐剧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演剧形式,引进至中国已三十多年。当下的中国演剧舞台上,音乐剧已成为重要一支。其中,有对西方音乐剧经典的搬演,也有根据本土题材进行的原创。可是,在中国,对于西方音乐剧经典的搬演却并不顺利。从上世纪末的《美女与野兽》,到最近上演的中
一种整体的视觉方式:具象油画中的平面协调性
作者: 张传文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面化   平面协调性   绘画语言   具象油画  
描述: “平面化”是当代绘画的重要指征之一,在语言层面上,它通常表现为对三度空间的消融与解构。与“平面化”不同,“平面协调性”仅限于视觉方法的层面。在具象油画的平面协调视觉方式中,常见的形式有观念的平面、笔触的平面和色彩的平面。
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中“精工巧艺”艺术家形象解析
作者: 孙晓昕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艺术家形象   “精工巧艺”   自画像   社会地位  
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中的"精工巧艺"艺术家形象反映了画家、雕塑家社会地位的转变。该形象由"圣路加画圣母"题材演变而来。伴随着艺术家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用自画像替代了原有题材中的圣路加。这种形象的产生
梵高在普罗旺斯的绘画思想探析
作者: 孟宪伟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世绘   印象主义   梵高  
描述: 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是一个阳光灿烂、风景优美的地方,梵高在这里度过了其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梵高在这里不仅创作出了数量惊人的优秀作品,也提出了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艺术观点。对他这个时期的绘画思想其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梵高及其绘画艺术,也有助于油画创作理论的深入与完备。
徜徉于物体之间:谌宏微绘画作品赏析
作者: 张健健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作品赏析   画面效果   无迹   视觉世界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丝网版画   纸本   可见世界  
描述: "心灵通过眼睛走出来,徜徉于物体之间"。这正是画家谌宏微在其艺术创造过程中着意经营的一种审美理想。艺术家通过材料、技法的研究,通过对于诗意之物的塑造,到达了一个可见世界的构建,"徜徉于物体之间",即所谓"由技进道"的诗学。这是一个追寻技艺的发现与视觉世界的相互建构过程,其中,绘画的各种表达类型,从纸张到颜料、从工笔到拓版、从精细用笔到水墨泼洒、从丝网漏印到土纸湿画,乃
运动中的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形象   立体主义   雕塑作品   毕业   中国美术学院   逻辑关系   海盗  
描述: 运动中的雕塑
< 1 2 3 ... 32 33 34 ... 99 100 1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