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庞均的意象油画
作者: 刘晴明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庞均   民族   气韵   文人   意象油画  
描述: 以"意象"作为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切入点,使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开创一条油画民族化道路。庞均以最简单之笔,画出最高之境界,必须每一笔都出自心田,用尽全身之气,善用自我精神之高度、激动甚至"疯癫状态"。
跳出旧圈,探索新路:石齐的绘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新路   绘画语言   万达集团   作品风格   不断创新   中国画   探索   时代精神   美术馆  
描述: 由上海美术馆主办、大连万达集团承办的"墨彩华章——石齐画展"将于2012年5月5日至5月13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在美术界,石齐是当代新中国画思想的创导者,长期在绘画语言和表现领域的探索以及画风的变化
画自己的画
作者: 梁智龙   来源: 写作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意象   尝试   表现方法   中国传统   设计语言   现代艺术   人文情结   视角   油画创作   现代科技  
描述: 现代设计语言、现代艺术的多元材料观和多维表现方法,成为我尝试用现代的视角方式表达传统"人文情结"的手段。在我近期的油画创作系列《中国传统意象与现代油画手段的结合》中,我尝试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
镜界-明镜小幅油画作品展
作者: 慧愿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似与不似   油画作品展   笔触   意象世界  
描述: 赏花观月本平常事,入于画境却又不同。明镜先生的作品,有种强大的磁场,引人进入意象世界。色彩或浓或淡,颜料或薄或厚,笔触或涩或润,构图或张或弛,随性挥洒,信手拈来。形在似与不似,似有似无之间,舒适有度,法而无法。
高原情怀阳光天山:李勇油画简识
作者: 邓维东   来源: 新疆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山   阳光   绘画语言   高原   美术学院   作品   人物形象   现当代   油画   新疆师范大学  
描述: 小档案李勇1970年生,男,汉族,辽宁沈阳市人。1995年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2007年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赴莫斯科、圣彼得堡进行艺术考查。现为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新疆油画学会理事;新疆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新疆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近年来,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民族艺术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级艺术课题一项。省部级艺术课题一项。
史诗、悲剧与艺术的贯通——基弗艺术作品探析
作者: 林泉   来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性质   摹仿媒介   基弗   社会功能   摹仿对象  
描述: 安瑟伦.基弗是当今一位誉满全球的德国艺术家,他的创作材料繁多,突破了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媒介,表现出前卫的艺术风格。基弗的作品主题凝重、思想深刻,艺术语言抽象,加上他经常借用神话故事、文学、历史中的典故
浅析油画人物肖像的起源和发展
作者: 齐弦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罗马   典型特征   起源   史前文明   人物形象   人物肖像   肖像画   油画  
描述: 肖像画是描绘其体人物形象与神态的一种绘画体裁,力求描绘真实而富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形象。谣方肖像画起源于古罗马帝闽,最初是从宗教鳓分离出来的。我们有记裁的美术史,是以从奥地利维伦多夫地方发现的一个妇女钉
开启现代绘画之门的先驱:后印象主义之塞尚
作者: 张雨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绘画表现   现代艺术之父   后印象主义  
描述: 19世纪末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油画的艺术功能和写实手法在哲学、艺术观念的变革中趋于解体.艺术家不再通过油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油画形式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
浅析印象派色彩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
作者: 王鑫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当代中国   印象派色彩  
描述: 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它蕴藏着印象派的影子.改革开放后,我国油画无论从题材、技法或色彩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对印象派的研究不计期数,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法国的画派对世界画坛的变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使我们对印象派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它对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论雕塑的体积感
作者: 刁秀国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聚   体积感   抽象构成   雕塑  
描述: 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一件雕塑作品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实实在在的东西,雕塑家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三维空间的实体在视觉上的特征,使用最重要的雕塑语言便是体积.体积与各种体积的变化对于雕塑家是再重要不过的了,雕塑家通过对体积的把握来传达对生活的关注.由于个人观念等的因素,对于雕塑体积感的表述就会有所不同,不同的雕塑作品对于人的感受就会产生差别,所以,雕塑家往往通过把体积感塑造的很强或者很弱来传达思想情感,不同的雕塑作品传达给观众的情感就产生了不同的差别.
< 1 2 3 ... 31 32 33 ... 92 93 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