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息摄影奇观
作者: H·JOHNCAULFIELD   魏进尊   来源: 世界科学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光器   立体电视   记录   艺术家   全息摄影术   伯尔   立体图象   全息照片   二十年   透镜  
描述: 纽约艺术家鲁迪·伯克豪特创作的一幅全息照片——一张记录激光图形的照片,在一块玻璃板上显现出立体图,如同雕塑一样魔术般地漂浮在空间。当观众变换位置时,能看见不同的影象和颜色。激光全息摄影术在二十年
《中图法》书法、篆刻类目调整意见
作者: 潘仁彬   来源: 江苏图书馆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思维   类目调整   篆刻艺术   反映现实   中图法   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   书法理论   意象艺术   造型艺术  
描述: 书法、篆刻类目如何确定、划分和序列,使其更加科学、更加适用,根据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参考.一、理论类目 1.书法、篆刻理论不仿JO分不科学,我国书法、篆刻艺术是以文字为创作依据的造型艺术,但与同属于造型艺术的绘画、雕塑相比,它又不直接反映现实形象,而...
油画创新与创作个性
作者: 周正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提出问题   艺术家   鲁迅   创作个性   美术史   题材   艺术形象   作品   决定论   油画  
描述: 如果说,过去我们对油画创新的思考只是表现在思考画些什么?而对怎么画却思考甚少,那么,现在不仅要思考画些什么,怎么去画,还不得不对思考的方式本身提出问题:我们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要这样思考,是否应该以新的方式去思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进步,可以说是一个飞跃。 鲁迅曾经这样发问:“因循守旧从来如此便就对么?”习惯的惰性力量是巨大的。首先是自己头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往往比较固执。例如“题材决定论”至今仍有影响。事实上,题材大小与思想容量、艺
油画的变通之道
作者: 华沐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宏观角度   形势   印象派   中国画   外国   观感   群众性   中国油画   地平线  
描述: 中国油画面临着广阔的前景。一个像春潮一样涌动的形势将会到来,甚至已经可以望见地平线上那潮头的闪光了。我们油画工作者们,在这个形势来临之前,将如何准备自己的身手,这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群众性的探讨。我自己近年来西游域外,曾经以“兼及今古,究其变通”当作自己的一个课题,所以为这种探讨着重提供一点在这个方面的观感和心得。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探求一下外国油画
谈基本训练的改革
作者: 王文彬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功教学   客观物象   创作构思   表现能力   教学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   基本训练   基本技法   长期作业   色彩属性  
描述: 物象在形体和色彩属性上的正确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不会造形和色彩的基本技法,艺术的创作构思和想象就无法表达。如何去训练这种能力,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前面所说的我们现
民间青花 重放光彩
作者: 潘文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青花瓷器   景德镇   艺术瓷   服务对象   民间青花   生产条件  
描述: 景德镇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一座瓷城,在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景瓷园地中,青花瓷是最令人倾倒,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葩。青花瓷的问世,在陶瓷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不但开拓了白瓷彩绘的道路,结束了近千年来我国陶瓷装饰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而且也对世界各地的陶瓷生产和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育花瓷器自十四世纪中叶在景德镇陶瓷园地中蓓雷初开
电影浮雕片打孔机JD-ⅢF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光科技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七十年代   淡出   象征意义   毛泽东   周恩来   红色记忆   商机   雕塑  
描述: 电影浮雕片打孔机JD-ⅢF
电影浮雕片打孔机及冲模在京鉴定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光科技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七十年代   淡出   象征意义   毛泽东   周恩来   红色记忆   商机   雕塑  
描述: 电影浮雕片打孔机及冲模在京鉴定
文学与绘画的相互渗透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比关系   绘画语言   渗透作用   手法   文学艺术   文学评论   相互渗透   实例分析   象征主义   雕塑  
描述: 李兆忠在《试论艺术的渗透》(《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九辑)一文中,以大量实例分析了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的渗透作用,探索艺术的规律性。文章认为: 绘画可以用象征、暗示、寓意等手法来表达绘画语言本身难以
现代美术的美学意义
作者: 孙津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感   艺术活动   艺术现象   批评   美术理论   现代美术   美术创作   美术作品   半个世纪   美术现象  
描述: 过一次题为《现代油画作品》的展览,笔者观后觉得,那里的“现代”似乎只是一种时间上的概念,因此不足以说明它的“现代”作品与非现代作品究竟有什么不同。 本文的“现代”,当然也是指半个世纪以来的美术现象而言的,但是,作为一种历史范畴的艺术现象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