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8 条
-
浅探《舞》、“野兽派”与马蒂斯
-
作者:
王思博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南部
布面油画
塞尚
野兽派绘画
表现主义
世界声誉
圆圈舞
马蒂斯
高更
后印象派
-
描述:
》一同为马蒂斯赢得了世界声誉。据传马蒂斯在1950年获得了此画的创作灵感,当时他在法国南部海边的沙滩上看到一些渔民围成一圈在跳"沙达纳"的沙滩圆圈舞。[1]372舞蹈,一直以来就在欧洲的绘画艺术中被频
-
建国以来曹雪芹视觉形象创作述评
-
作者:
静轩
来源:
曹雪芹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雪芹形象
画家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自1921年胡适再次确认《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后,数十年来许多画家、雕塑家创作出一系列不同形式、风格的曹雪芹画像、雕像。今后,曹雪芹形象在创作上的新突破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美术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
陶溪川杯第17届全国设计"大师奖"圆满收官
-
作者:
DM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瓷
艺术瓷
数字媒体
设计对象
优秀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大赛
影视动画
范迪安
美术学院院长
-
描述:
瓷等为主要设计对象。此外,也有自由主题作品参赛,这些作品涉及产品、视觉、环艺、服饰、工艺美术、影视动画和数字媒体等领域。自今年3月份大赛正式发布征集公告以来,"大师奖"受到了来自全国各高校师生、设计师、艺术家、文化学人包括港、澳、台及新加坡等地华
-
曹智勇
-
作者:
雍韬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勇
艺术素养
仕女图
少女形象
主题表现
造型意识
人物面部
弃料
生活用具
圆石块
-
描述:
作品:《节日》规格:48×55×36cm材质:鹅卵石这是一件极具创意且有观赏性的作品,作者在保留了石材外观的同时,进行装饰性刻画,形成了圆雕与浮雕结合的别致面貌。耐人寻味的是,该作品源自于一块破损而遭废弃的苗族舂米用的舂具,历经四次雕琢(大自然与人工各两次):江河之水自然冲刷,使原石呈浑圆石块;先雍韬点评:
-
空间、物、界面——西方造型艺术中视触觉转换的三个阶段
-
作者:
石冠哲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兰德
空间表现
希尔
视觉印象
装置艺术
波洛克
形式问题
艺术作品
形式划分
三维形体
-
描述:
雕塑家和画家都必须处理视觉印象和动觉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画家在平面上给出三维形体的视觉印象,而雕塑家则为了提供一个平面视觉印象去塑造某种三维的实物。1——阿道夫·希尔德布兰德在现成品或者装置艺术登上
-
众神的狂欢: 当代艺术阐述的文化象征——2015 台南国际当代艺术雕塑与装置展
-
作者:
王景义
徐永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支持人
策展人
国际当代艺术
李继开
中央美术学院
学术部
美术馆馆长
众神
文化象征
姬子
-
描述:
2015年11月14日,主题为"众神的狂欢:当代艺术阐述的文化象征"的"2015台南国际当代艺术雕塑与装置展",在中国台湾举办。本次活动学术支持人有三位,分别是来自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
东方文化语境里的意象风采——李象群文人雕塑印象
-
作者:
徐永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性发展
元四家
古代文人
东方传统文化
创意文化
中国现实主义
学者型
造型意识
当代艺术创作
李象
-
描述:
李象群,中国雕塑艺术领域中长于独立思考的学者型艺术家的代表。从艺之初,他先以具象的写实人物开始,融独特的本体造型意识与典型的创意文化理念于一体,成为了中国现实主义雕塑体系的优秀传承者。在当代中国雕塑
-
功能性的回归——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雕塑趋势
-
作者:
石冠哲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朗库
扩展场
立体主义
逻辑地
艺术现象
话语权利
现代绘画
克劳斯
极少主义
罗萨
-
描述:
看起来,雕塑有自身的逻辑与纪念碑的逻辑密不可分的特点。通过这一逻辑特点,雕塑被视为一种纪念性的表征。它被立在一个特定的地点,以象征性的语调诉说着该地点的意义和功用。~1——罗萨琳·克劳斯评论家罗萨琳
-
雕塑艺术品修复与复制技术使用的伦理问题
-
作者:
王鹤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体特征
复制技术
损坏现象
掷铁饼者
结构强度
雕塑公园
艺术品市场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因其创造者的美好希冀而改变。这种损坏现象是普遍的,轻者表现为少部分结构脱落但尚不至于影响整体形态,重者则被整体损毁或还原为原始材料。鉴于重要雕塑艺术品的政治、
-
大型主题性城市雕塑创作的当代意义——延安大型红色主题雕塑《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1936.1.13》创作记
-
作者:
蔺宝钢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学院院长
大型雕塑
主题性
艺术感染力
主题雕塑
主题定位
意象化
中共中央机关
雕塑创作
雕塑艺术
-
描述:
置于公共场所中的雕塑艺术,不仅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还是以艺术的形式与公共环境、历史人文等因素产生联系的视觉方式。对于红色主题的雕塑创作,如何体现出其艺术性、精神性与时代意义,是雕塑家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蔺宝钢主创的大型红色主题群雕,最近在革命圣地延安矗立了起来。这座大型群雕,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当年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时的历史场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