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习作
作者: 西梅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意义   素描   视觉语言   自然世界   浅浮雕   平面设计   线条   意象   独立艺术   主动与被动  
描述: 素描点滴素描是一种独立艺术,也是其他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版画、油画及浅浮雕,另外对平面设计而言,也是画草图的必要基础。轮廓和线条形成素描的一般语言,它利用单色笔在平面上表现意象,不同的笔触便可造出
工笔画家王叔晖
作者: 孟庆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司马相如   西厢记   工笔画   艺术功底   工笔重彩画   崔莺莺   个性鲜明   作品   人物形象  
描述: 由于王叔晖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在她的笔下也就能产生各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她的作品才能于世永存,仅举几件佳作为例:《西厢记》条屏年画中的“听琴”,描绘张生隔窗抚琴,他以一曲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打动莺莺;窗外宁立侧身的崔莺莺,在静静地倾
浓缩的风景——谌北新油画读感
作者: 徐君萱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传统文化   《历代名画记》   意境深远   印象派   “意在笔先”   西方风景画   作品   大自然   油画  
描述: 读谌北新油画,每每会引发许多联想,画面中的山河平川、水乡渔村,或者域外风光,都生息在朝夕阴晴、风雨晦明的氤氲气象里,而在这些景物的后面,总蕴含着浓浓的情意,给你一丝温馨、一点感受,一处供感情停息
喜见沈尧伊油画新作《遵义会议》
作者: 姜维朴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遵义会议   长征胜利   中国革命   长征精神   地球的红飘带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时代精神   人物形象   油画   艺术特色  
描述: 在举国隆重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沈尧伊的油画新作《遵义会议》问世了,这是画家继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之后,又一部歌颂长征精神、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成功之作。 以美术形式来表现会议场景是一大难题,独幅画较之连环画更难,而表现遵义会议这样政治性强、历史意义重大的会议,其难度等可想而知。也许正由于这些原因,在我国长期以来的美术作品中,虽然陆续出现了不少歌颂革命历史的传世之作,但表现遵义会议的独幅作品,还很少见。沈尧伊这幅油画的问世,可以说以其艺术上的成绩而填补了中国革命历史画的一项空白。
顽强自豪的象征:韩美林的“五龙钟塔”
作者: 李南友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象征   亚特兰大   美林   设计图   艺术家   钟塔   奥运会   五龙   国际奥委会  
描述: 1994年底,国际奥委会有关方面设法找到了韩美林,谈及国际奥委会决定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奥运会上,将有几座大型艺术雕塑作品矗立在主会场,奥运村和一些比赛场场馆,作为永久的纪念物,旨在利用
顽强自豪的象征
作者: 李南友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象征   亚特兰大   美林   设计图   艺术家   钟塔   奥运会   五龙   国际奥委会  
描述: 1994年底,国际奥委会有关方面设法找到了韩美林,谈及国际奥委会决定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奥运会上,将有几座大型艺术雕塑作品矗立在主会场,奥运村和一些比赛场场馆,作为永久的纪念物,旨在利用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
作者: 李鑫桥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的轮廓   丰富想象   翡翠玉   司法公正   西方国家   国主义   香港回归祖国   浩然正气   贯长虹   雕刻艺术  
描述: 的技艺,经半年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构思与雕琢之后,在深圳他的工作室里完成了气势磅礴、充满丰富想象力、奇特的夸张和戏剧化色彩的翡翠玉雕大作《迎九七》。 在中国版图的轮廓下,巨形的9断开成7字,突现
新闻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天然形态   特殊形貌   能力与观念   雕刻作品   构思设计   意象形式   艺术创作   雕刻者   创作意念  
描述: 新闻篇
吴云平和他的核雕艺术
作者: 王建华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核舟记》   民间工艺   吴云   小玩艺   艺术创作   艺术语言   黛玉   抽象派艺术   王叔远  
描述: 作为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核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时,就有魏学洢著名的《核舟记》,使后人领略到奇巧人王叔远精湛的核雕艺术。只是到了近现代,核雕被看作一种民间的“小玩艺”倍受冷淡而日渐衰微。然而,有这么一位深受《核舟记》影响的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抱残守缺”,凭自己的耐性与悟性在核雕这块被逐渐冷落的艺术角落里独自
胥健国雕塑
作者: 胥健国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白玉   马骏   教研室   胸像   数学研究   装饰艺术   意象   中国科学院   雕塑   口圈  
描述: 胥健国雕塑
< 1 2 3 ... 9 10 11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