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电教媒体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易雪梅   来源: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明文教学   电教媒体   合理运用  
描述: 电教媒体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图、文、声、像等”多维优势,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使静变动,虚变实,为说明文教学创设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环境,有力地提高了说明文课堂教学质量。
论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结构艺术
作者: 张燕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结构   戏剧性瞬间场景   异常空间   茨威格   多层推进   中短篇小说  
描述: 以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具体阐述了其作品独特的结构特征:多层推进的结构;大量设置的异常空间;随时切入的戏剧性瞬间场景,以及多层结构谐和的方式——鼓乐整一的方法,浮雕刻画法,戏剧冲突的内化。
寂寞流年
作者: 钟维昭   来源: 晚霞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精神寄托   心态   说话对象   个人   做事  
描述: 有位作家给寂寞下了一个定义:“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做;想说话而无人说话;想改变自己所处的境况而又改变不了。”例如:本来你就有事可做而自己又不做事.有说话对象你偏偏不说话,这恐怕属于一个人的心态范畴.没有了精神寄托,五彩斑斓的生活已索然无味了.[第一段]
是“万劫不复”吗
作者: 何培刚   来源: 咬文嚼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毁灭   选择   玲珑   出版社   文学   目标   引文   佛经   小说作者   生成  
描述: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血玲珑》第85页有这样一句话:“卜绣文既然选择了这一目标,就要万劫不复地去实现它。”这里的“万劫不复”用错了。劫,佛经把天地的一成一败(或世界从生成到毁灭)叫一劫,表示一段很长的时间。万劫,极言
曹操怎能劝项羽
作者: 刘胜铨   来源: 咬文嚼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霸王   现身说法   幽灵   项羽   诸侯   孔子   心理活动   曹操   乌江   韩信  
描述: --曹操: 宁可我负尽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想我割袍断须,丢盔弃甲,挟天子令诸侯,还不是终成霸业?尔速过江!"接着韩信、孔子都现身说法劝说项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魏晋风度”的精彩摹画:解读《世说新语》
作者: 马嘉园   来源: 深交所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意义   建安   魏晋风度   解读   《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  
描述: 魏晋风度,来源于文学意义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指从东汉建安年代到隋统一这一历史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四百多年里,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动荡,血肉横飞。但是在这充满血与火的数百年间,却又是中华民族精神大丰收的年代,我国历史上思想全面解放的时代。千山竞秀,万壑争流,佛教、道教、儒教、玄学、法家、名家以及其他各种学派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标新立异。文学流派五彩纷呈,宗教艺术大放奇葩。舞蹈、音乐、绘画、书法、雕塑均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的美学高峰期,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之际,让人在赞羡无极之余对这个伟大时代那令人窒息的美艳绝伦不得不拍案叫绝。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特定氛围,我们称之为“魏晋风度”。魏晋风度竭力表现人格,以鄙视外在的行为节操为准则,使一种高尚不俗的人格成为人们的理想和榜样。在那样的社会风气下,世人多以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作为评品人物的最高准则,绚丽才情胜过迂腐的“节操”,以漂亮(美如自然景物的外观)的外在风貌,由表及里,展现出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和脱俗的言行。魏晋风度,在历史上第一次表现出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也第一次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达则兼济、...
寻梦,在胡同之间
作者: 王思思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梦   小巷   胡同   小伞   江南   说不出   青石板   溅出   青花   银铃  
描述: 寻梦,在胡同之间
留白与工笔——赏凌叔华的短篇小说《酒后》与《绣枕》
作者: 李俏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空间   女子   细描   鲁迅   荷花   凌叔华   家庭   作品   妻子   短篇小说  
描述: 留白与工笔——赏凌叔华的短篇小说《酒后》与《绣枕》
彦涵:耄耋之年 锐意求变
作者: 吴长江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现实主义   思想性   浪漫主义时期   作品风格   艺术成就   创作   代表作品   版画   彩墨画  
描述: 当我们缓步来到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大厅时,面对"彦涵研究展览",不觉会感到十分诧异。展览中的大幅油画、彩墨画和版画作品,色彩斑斓,造型怪异,抽象表现的意味非常浓郁。猛一看,
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
作者: 潘国本   来源: 中华家教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大利诗人   诗歌   厦门   成绩差   湘西   小学   潜在能   雕塑   回忆说   木刻  
描述: 有个出生在湘西的孩了,读了几年小学以后,12岁随父亲到厦门上初中。他不喜欢上那些课,成绩差,成绩差又让他更不喜欢上那些课,老留级。后来他回忆说,第一次留级还很痛苦,老留老留就无所谓了。孩子总是喜欢玩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