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书】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陪父亲喝茶
-
作者:
文鸿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父亲
景德镇
喝茶
茶园
四川
牛肉面
茉莉花茶
椽子
说书人
-
描述:
一 父亲病了,我急急赶回去,父亲已经在客厅里坐着了,他见我一脸的焦急,笑了笑,毫不在意地说:“小毛病,昨天吃了药,今天已经好多了。”我把早餐做好,赶紧给父亲端上,看他吃了,才放心地坐下来。 待我把碗洗了出来,父亲已经泡好了茶,是四川常见的那种盖碗茶。一个古色古香的铜椽子,稳稳地托住白底红花的细瓷茶碗,是景德镇出产的那种最好的瓷器。
-
海派大宅门——曹可凡讲述百年家史
-
作者:
李乃清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书
风情
家史
采访者
海派
故事
夏威夷
标准普通话
-
描述:
和荧幕上的西装革履、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形象不同,曹可凡头戴草帽手摇折扇踱步而来,紫色休闲T恤,棉白宽松裤,配上五彩镜架,浓浓的夏威夷风情。这一回,他不是《可凡倾听》里正襟危坐的采访者,而是携带自家五代人120年家族故事的等待倾听的说书先生。
-
听书
-
作者:
俞立新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录音带
王尔德
肯定
书店
讲话
英国
吐字
朗读技巧
明星
说书人
-
描述:
的多。好处在方便、省时,而且可以听尽漂亮的英文。英国出的讲话书,多由有名气的舞台演员或广播明星念,发音吐字清脆玲珑不在话下,朗读技巧,更是一流,许多说书人还有变声奇技,一人分饰数角,个个角色都传神。
-
绿艳闲且静 红衣浅复深——吴新伯谈曲艺舞台的艺术呈现
-
作者:
吴新伯
来源:
曲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出实践
演出服装
上海评弹团
灯光设计
一人多角
说书的
吴新
曲艺艺术
红衣
曲艺演员
-
描述:
曲艺艺术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以亲民众接地气而著称,同时也正因为这个特点而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部分曲艺从茶馆堂会转入了社区书场和大型剧场。因此原来的舞台呈现已经不太适应当今演出场所的展示和表演了,简单的舞台样式在目前五彩缤纷的舞台上确实显得有些古板和陈旧。于是曲艺舞台上的服装、舞美、灯光设计和运用就随着观(听)众欣赏需求而出现了,并且越来越兴盛与繁荣。首先我们应当对此持肯定态度。漂亮的服
-
鲁迅的十七岁
-
作者:
刘卫东
来源:
视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字经
私塾
琥珀色
明刻本
千字文
鲁迅
绍兴
乌篷船
线装书
说书人
-
描述:
1898年的绍兴,青石巷里的荷花香满十里,17岁的鲁迅还在三味书屋里读线装书。 晚清的绍兴茶楼人声鼎沸,茶馆里的说书人熟悉明刻本的曲艺杂谈,清末的游仙小说,说着古代会稽的惊险故事,端着木制的黑碗
-
乡村旧事(七首)
-
作者:
段维
来源:
长江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翡翠
养蚕
幼穗
烟雾
冻伤
采桑女
乡村
锦鲤
说书人
百炼钢
-
描述:
养蚕女 曙色嫣然露未干,采桑女伴斗春田。细甄翡翠金枝叶.好喂玲珑白玉蚕。锦鲤传书音杳渺,美人舞袖泪纨澜。谁怜一样多情种。荆布新妆盼有年。 铁匠铺 斗室红彤烟雾暗,面庞清瘦汗花肥。轻赊八卦炉中火,巧借雷公霹雳锤。百炼钢柔堪绕指,十分锋利可修眉。祖传绝艺今遭弃.斧钝刀残欲问谁?
-
雕塑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馆
内蒙古
宝坪
王昭君
陈云
陕北说书
作品
南北朝
雕塑
兴山县
-
描述:
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