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筚路蓝缕”不形容生活困难
作者: 赵丕杰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苑丛谈   《广州日报》   徐釚   衣帛   词学   削职为民   柯灵   郑振铎   文艺领域   刘克庄  
描述: "筚路蓝缕"意思是驾着简陋的车子,穿着破烂的衣衫(筚路:用荆条竹木之类制成的简陋的车子。蓝缕:又破又旧的衣衫。蓝:通"褴"),形容创业的艰难与辛苦。例如宋·刘克庄《饶州新城记》:"昔之人有筚路蓝缕而造邦者,有布衣帛冠而强国者。"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一:"张南湖《诗余图谱》,于词学失传之日,创为谱系,有筚路蓝缕之功。"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绪论》:"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先驱者在筚路蓝缕的开辟荆荒。"柯灵《向拓荒者致敬》:"五十年前文艺领域
理性与感知——主持人语
作者: 范子烨   来源: 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孟浩   陶渊明诗   文人生活   芳林   作家主体   宋诗   词学研究   国学研究   刘扬忠   前波  
描述: 在文学的汤汤大河中,前波与后波总是相续不断的;在诗歌的五彩芳林中,新叶与陈叶也总是交融为一的。优秀的作家总是能够推陈出新,创造新的文学经典。真正的文学经典必然呈现一种澄明之境,使你永远沐浴在光辉中发出幸福的微笑,唱出幸福的歌声;同时,这种澄明之境的创造者,也就是作家主体本身,也可能成为一种澄明的形象,获得经典作家的永恒的尊严。我们读本期梵净国学研究的五篇论文,对此当有深刻的体察。首先是我国当代词学研究大家刘扬忠先生所撰《论孟浩然诗歌对宋诗宋词创作的影响》一文,该文深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