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设】搜索到相关结果 1403 条
-
古瓷新韵*--论古瓷片在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
作者:
周庆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装饰设计
瓷文化
陶瓷设计
设计艺术
古瓷片
审美文化
-
描述:
装饰设计领域的影响进行剖析,阐述了对古瓷片装饰设计艺术继承发展的必要性,提出继承发展古瓷片艺术设计的时代趋势。着重体现古瓷片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融合,并由此激发创作的灵感,选择古瓷片为装饰载体
-
紫砂设计艺术中的中国美学精神
-
作者:
顾惠君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中国美学精神
紫砂工艺
中国艺术元素
设计艺术
艺术创作
-
描述:
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独运匠心,把多元的中国艺术元素融入到紫砂设计艺术当中,诸如:晕染中国水墨,方寸空间塑微雕,烧制五彩绞泥,取道自然造器型等。如此,发扬中国美学之独特精神。
-
豫园屋顶脊饰形象设计解析
-
作者:
易锐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建筑
屋顶脊饰形象设计
建筑艺术
园林景观
上海豫园
-
描述:
在古典园林建筑史上,豫园以设计精巧、布局细腻、清幽秀丽,小中见大,玲珑剔透见长。本文着重介绍豫园屋顶脊饰形象设计的思想来源、外观造型、双重功用三个方面的内容,使人们对豫园屋顶脊饰形象有全方位认知。
-
艺术与科技集成之美:常熟大学科技园展厅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解读
-
作者:
程圣和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
设计
艺术作品
品味
艺术规律
艺术创作
造型艺术
创新
-
描述:
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形成新的展示艺术。这类表达是求知与审美的转换,使人们的思维在理性与感性中交替,分享着集体想象力和集体思考。常熟大学科技园集艺术与科技之美,敏锐的想象与新奇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激起人们文化旨趣的相应变化。传统与现代、动与静、浮雕、模型、光电影色,幻像无穷。既有工业管道的刚劲,又有流水竹影的柔美。既有院士墙雕塑的博大,又有现代轿车的雅趣。科技手段的运用,艺术创新的品味,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触。是展示艺术的宏篇巨作。
-
有生命的石头:亨利·摩尔的雕塑艺术
-
作者:
孙晋云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孔洞
抽象雕塑
摩尔
现代艺术
公共艺术
-
描述:
亨利·摩尔的雕塑,被认为是“有生命的石头”,而不是“有生命的刻画物”。其作品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都与自然保持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充满强烈的内在生命力量。他通过孔洞、分段等独特手法,创造出大量独树一帜的雕塑,为现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刘春尧【雕塑作品】
-
作者:
刘春尧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美术家协会
尧
刘春
设计艺术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省
资金资助
-
描述:
刘春尧(1972-),男,汉,熏庆入,西南交通大学文学(设计艺术学)硕士,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南交通大学美术馆馆长。作品为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
-
刘春尧【雕塑作品】
-
作者:
刘春尧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美术家协会
尧
刘春
专项资金
设计艺术学
西南交通大学
资助项目
-
描述:
刘春尧(1972-),男,汉,重庆人,西南交通大学文学(设计艺术学)硕士.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南交通大学美术馆馆长。作品为西南交通太学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
-
刘春尧【雕塑作品】
-
作者:
刘春尧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美术家协会
尧
刘春
专项资金
设计艺术学
西南交通大学
资助项目
-
描述:
刘春尧【雕塑作品】
-
拍卖《毛主席去安源》引起的三个诉讼官司
-
作者:
季涛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建设银行
毛主席
诉讼请求
革命博物馆
拍卖公司
国际拍卖
官司
安源
文革
油画
-
描述:
高达605万元,创下了当时华人油画在国内拍卖的最高纪录,买方是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能拿到这幅油画拍卖,嘉德公司费力不小。因为这是一幅家喻户晓的油画,不仅嘉德想要拍卖,荣宝拍卖公司也在谈。这使得刘春华左
-
油画创作中对父辈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杨犇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进步
工业建设
画面
深化改革
中国当代
作品
人物形象
油画创作
形式美感
社会发展水平
-
描述:
过国家改革初期的迷茫;经历过工业建设各方面体制深化改革的变迁;体验过中国当代特殊的社会进步.而如今社会发展水平与变迁已经使现代人的语境和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辈的记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段特殊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