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坝梁营林区纪事(上) ——河北省塞罕坝生态环境建设系列报告之七
作者: 李树一   来源: 绿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累素材   列报   森林   生态环境建设   塞罕坝   纪事   林区   河北省  
描述: 区采访,记录其生态环境建设路上那些带有温度的闪光的点点滴滴。以前登岭上坝,一路看到的均是以绿色为主的五彩缤纷的景色。这次登岭上坝,一路看到的景色跟以前完全不同。虽然山还是那些山,岭还是那些岭,树还是那些树,但以绿色为主的生机盎然的景色,却变成了以落叶松冬
高高的望火楼——河北省塞罕坝生态环境建设系列报告之六
作者: 李树一   来源: 绿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任务   列报   生态环境建设   塞罕坝   河北省  
描述: 读者诸君,和您的视觉感官一样,为了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每一次踏上塞罕坝这片美丽的高岭台地的时候,在那一望无际的百万余亩人工林海和高山草原、湿地草甸的深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一座座坐落在群山之巅,高高耸立在绿树之上、蓝天白云之下的神圣的望火楼。望火楼,给大家最初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鲜明突出、遥不可及的一处处安谧的处所,感觉上,它们确乎都高贵得不落一丝凡尘,近乎具有独领林海风骚的气概,亦乎以一种强大的镇定自若的保护姿态,承载了太多的林区人
地球卫士——塞罕坝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环境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任务   列报   生态环境建设   塞罕坝   河北省  
描述: 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围狩猎之地",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
鉴江高岭拦河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作者: 刘智超   来源: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水利工程   系统设计   高岭拦河闸  
描述: 结合鉴江流域的特性,对鉴江高岭拦河闸运行管理进行实时在线式的监控与监测,通过闸门控制、视频监控、水情测报、安全监测和网络通信等系统的设计,为高岭拦河闸的水工建筑物安全、防洪调度和自动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实现高岭拦河闸运行调度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
高岭背靠背工程换流阀电气设计
作者: 王英洁   李斌   田方   来源: 高压电器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换流阀   高岭   高压直流输电   电气设计   背靠背  
描述: 电气设计主参数要求,依据换流阀技术规范,通过模拟仿真分析计算,优化了的晶闸管参数,计算出单阀晶闸管串联数、阻尼电阻、阻尼电容、直流电阻以及晶闸管级保护触发电压值等主要电气设计数据,说明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上山巡线去
作者: 史文全   来源: 华北电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电站监控系统   焦健   崎岖山路   电力设施保护   电力能源   渤海之滨   电力人   供电公司   换流站   安全供电  
描述: 绵绵燕山,环绕渤海之滨;巍巍长城,飞越峻岭之巅。500千伏高天线从辽宁葫芦岛高岭换流站跨过燕山,穿越长城,直达河北秦皇岛500千伏天马变电站,并通过天马站将巨大电力能源源源不断输送北京。3月7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距北京300公里之外的500千伏高天三线
刘云山在会见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强调——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员   强调   刘云山   总书记   先进事迹   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林场   精神  
描述: 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5年坚持坚守、不离不弃,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愧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独木何以成林
作者: 刘醒龙   来源: 芳草(潮)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自然保护区   习近平   总书记   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   伟大实践  
描述: ,成为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伟大实践成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学习塞罕坝经验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 沙占华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经验   艰苦奋斗   艰苦创业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林场   伟大复兴  
描述: 55年的艰苦奋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变为了"美丽的高岭",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实现了生态复兴的伟大梦想。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河北范例——塞罕坝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经验和启示
作者: 马彦丽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津   华北地区   经验   国家森林公园   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描述: 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承德北部,是京津北部屏障。自建场以来,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塞罕坝人阻断沙源,修复生态,历时半个多世纪,营造了上百万亩森林,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沙海变成名副其实的"美丽高岭";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基础上建立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的绿水青山发挥了显
< 1 2 3 4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