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小城之活:沈磊艺术感言
作者: 沈磊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小城   生活方式   记忆   远大抱负   塞林格   土地   灰色   雨水   不适  
描述: ,同学们也各散东西,偶尔聚首剩下的只有青葱的记忆与对现实的嗟叹。无法复制的岁月已远去,于是我混迹于街道的人流当中,也经常爬到高处像塞林格笔下的男孩一样
潘玉良画传
作者: 石楠著   来源: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传记   潘玉良(1899   1977)   画册  
描述: 本书是讲述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生平的一本传记。在讲述的过程中,又着重讲述潘玉良的学习绘画的道路以及她所取得的绘画的杰出成就。潘玉良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的一生,是雏妓—小妾—女画家—女教授—世界著名女
李名觉2011舞台美术回顾展作品集
作者: 美 李名觉著   来源: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传记)   罗丹(学科:   罗丹  
描述: 本书汇集李名觉先生2011年5月在上海举办展览的百件舞台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模型、图片、软体雕塑等。展览得到世界各地戏剧界的广泛关注。
梵华楼藏宝 佛像
作者: 王家鹏主编   来源: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P.R.(1881   毕加索   传记   1973)  
描述: 本书展示的是故宫梵华楼内藏的佛像。梵华楼为紫禁城内一处重要的藏传佛教神殿,至今仍基本保持着清代乾隆时期的原貌。梵华楼中分六品供设的金铜佛像786尊,集合了藏传佛教供奉的显密教主要神像,体现出藏传佛教造像神系庞大,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是清宫六品佛楼中的主要供设,成为难得的藏传佛教造像雕塑样本库。不仅是乾隆时期宫廷佛像具有代表性的鸿篇巨制,也是中国藏传佛教造像遗存中极为独特珍稀的文物组合。梵?
第一书记"三抓一促"开新局
作者: 史文斌   来源: 现代领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记   职责任务   机关干部   服务基层   党员干部   服务群众   景德镇市   党组织  
描述: 2012年初,景德镇市从市、县、乡三级机关选派50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并明确第一书记抓发展、抓党建、抓民生、促和谐的“三抓一促”职责任务.为机关干部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搭建平台。
瓷都奏响科学发展主旋律:访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书记邓保生
作者: 胡玉霞   来源: 半月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景德镇   江西省   科学发展   瓷都   主旋律   市委书记   森林覆盖率  
描述: “满城春色衬瓷都,青山绿水入画来”。走进“千年瓷都”景德镇,一幅幅山水画般的美景映人眼帘。这美景,源于景德镇的一个个“硬指标”:65.4%的森林覆盖率。
景德镇古窑开启“5A”新时代
作者: 查艳   苏靖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务中心   景德镇   旅游景区   记者   新变化   游客   工作人员   陶瓷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   民俗  
描述: 的重要意义。那么,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为古窑带来了哪些变化?记者特意来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体验了景区的新变化。
景德镇的祭窑神风俗
作者: 邵红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业性   景德镇   文化记忆   明万历   生活方式   祭祀习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俗   重要内容   习俗文化  
描述: 极强,为景德镇的一种草根文化,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尽管其中有些宗教性色彩,但是却一直作为瓷都百姓的精神力量,规范着瓷都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被历代烧瓷行业的民众所信仰。
2013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作者: 洪晶晶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流中心   艺术陶瓷   关键转折期   景德镇   记者   新闻发布会   博览会   国际论坛   陶瓷艺术   高技术陶瓷  
描述: 7月18日上午,2013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紫晶宾馆举行。俗语说十年磨一剑,今年是瓷博会在景德镇举办的第十个年头,同时也是瓷博会承上启下的关键转折期,今年的瓷博会将
“家”的记忆 普锐斯景德镇、婺源自驾游
作者: 王岩   来源: 车主之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格因素   景德镇   记忆   婺源   自驾游   普锐斯  
描述: 如果这是一则楼盘广告,如果无需考虑价格因素,你会动心为自己购置这样一个“家”么?答案是没有悬念的。我们与背锐斯一起,走进这些真真切切的场景,虽然它们的年代已经久远,但却恰到好处地触动着我内心深处对传统的“家”的记忆
< 1 2 3 ... 8 9 10 ... 23 24 25
Rss订阅